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企业并购的财务边界条件分析与定价策略(3)
第五次浪潮是1996年至今。此次并购浪潮的形成是企业大型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以大型并购和跨国并购为主流,如1998年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以920亿美元并购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等[14]。
2、中国企业并购的概况
探索阶段是1984年到1987年。1984年7月,保定纺织机械厂和保定市锅炉厂以承担全部债务的形式分别并购了保定市针织器材厂和保定市鼓风机厂,拉开了中国企业并购重组的序幕。随后,并购开始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展开。第一次并购浪潮是1987年到1989年。1987年以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并购重组的政策,促成了第一次并购高潮。第二次并购浪潮是1992年至2001年。1992年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促进了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进程。随着产权交易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育,上市公司出现,外资并购国企和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不断涌现。第三次并购浪潮是2002年至今。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WTO,既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又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并购法规,如《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这些法规的制定必将引发新一轮的并购高潮的涌现。
(三) 关于企业并购的
研究现状
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 企业并购的动机与过程
(一) 企业并购的动机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保持和增强其市场中的相对地位;企业发展一是通过企业内部积累,二是通过并购其它企业,来迅速扩大自己的生产能力。相比而言,并购方式比内部积累方式速度快,效率高,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取未来的发展机会。总之在企业并购之前,一定要结合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从传统的合同式合作、参股联盟、合资以及并购等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最适当的战略方案以期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
1、财务协同效应
对绝大多数企业并购者来说,并购的最原始动机在于增加企业的价值。如果A公司和B公司并购形成C公司,且C公司的价值大于A公司和B公司的总和,这时,我们说并购取得了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规模经济效应,即管理、营销、生产和销售因达到规模经营而形成的效应;财务效应,即交易成本的降低;垄断效应,即因竞争减弱而取得的市场垄断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财务效应是社会所期望的,但垄断效应则是社会所痛恨的,因而将受到政府的管制。因此,企业在并购之前,既要考虑财务协同效应,又要考虑是否会违反垄断法规。
2、免税效应
出于免税的动机,也导致了一系列并购活动。一个盈利很高的企业出于减少纳税的目地,很可能去并购一家巨额亏损的企业。这种巨额亏损能够立即带来税收节省。同时,从某种意义上看,当企业存在大量过剩现金时,并购更是被一些企业视为将所得税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工具。因为当一家企业拥有大量现金而又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时,这家企业有四种方案选择:一是支付股利;二是投资流通证券;三是回购本公司股票;四是收购并购另外一家公司。支付股利必然使股东增加个人所得税,投资流通证券既面临较大风险而投资回报率又比较低,股票回购又会人为地将股票价格抬高,唯有并购收购能立即带来税收节省。
共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下一篇:
基于低碳经济的煤炭企业环境会计研究
关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
中小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
经理权力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
C2C模式下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的研究
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股利政策的比较与选择研究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