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拥有优秀胜任力的高管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范围。与一般的企业管理者比较而言,具备胜任力的高层管理者具有全局性视角、广泛的社会资源并且有着超前的思维观念,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资本市场上受到广泛的青睐。上世纪70年代初期,胜任力的概念由国外学者McClelland首次提出。在此之后关于胜任力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应用迅速在西方国家展开,胜任力也在这时起成为领先的管理理念。与此同时其他地区的国家也开始对其进行探索,很多世界闻名的企业也依据这一理念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胜任力体系。相对来说,虽然我国企业在应用胜任力体系时起步较晚,但可应用空间较大。从一些经济发展迅速的大国的发展的进程能够得出,企业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高管所具备的胜任力的高低程度。而如果一个国家具备成熟的胜任力高管团体,就会提升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和企业改革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中,企业高管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 [6]。因此透过什么方式完善胜任力进而提升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二)研究意义
理论价值:最近几年,我国有很多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和高管胜任力的研究文献与各种相关的研讨会明显增多,然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几乎停止在对其概念的界定、与财政绩效的协同性、与利益相关者等领域,且差不多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论述,而对管理者的胜任力和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探究少之又少。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胜任力与企业管理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高层管理者是企业中核心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战略的最终决策者,企业高管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着企业的行为。因而对于高管胜任力的研究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企业高管胜任力的完善,进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提出新的视角。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具有胜任力的管理者对企业越来越重要,尤其对怎么提升CSR的履行,已有学者从公司外部制度环境、行业竞争、财务绩效等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进行探讨,但从高管胜任力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的关注度较低。中国逐步介入全球化,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地位,世界500强企业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在中国设立企业或机构。但与此同时,我国一些企业存在的劳动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并被国际社会所关注。很明显,中国有很多直接面临社会责任检验的出口加工行业。通过SA8000劳工认证体系来监督审核中国供应商对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另一方面,应聘者和消费者逐渐关注一个企业在经济责任、环境责任、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社会责任的履行,而不是单看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或者是产品的好坏。如果企业对社会责任履行这一领域忽视了,就会失去很多优秀的人才,也会失去大批消费者,甚至是在东南沿海很多的贸易出口公司因为达不到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的标准而被停单。由此可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需要更扎实的履行社会责任,否则将会阻碍企业自身的发展。
二.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内容进行深入研究:(1)上海市部分企业高管在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缺少对“公益理念”的认同,很少参加社会中的公益活动,在这一层面上,大型企业的高管相对于中小企业的高管要做的好很多,但都仍有待加强其积极性。(2)通过理论实践研究发现,企业高管胜任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可以通过提升企业高管的胜任力来提升企业对CSR的履行程度,以此满足多方群体的利益需求。(3)通过对胜任力中的各项维度进行提高,能够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各个相关维度造成积极的影响,企业高管人员的工作经验、学历与能力对企业的竞争力、员工福利以及社会责任的实施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7]。 高管胜任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3):http://www.chuibin.com/guanli/lunwen_205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