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去极化肌松药残留肌松作用的拮抗
关于非去极化肌松药残留肌松作用的拮抗
1、麻醉期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手术结束时是否需常规拮抗?
尽管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中、短时效肌松药,并对其药理作用的认识逐步深化,但术后肌松药残留肌松作用仍时有发生,严重者可致残或危及生命。2009年9月在上海召开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时,Miller R 教授在专题报告中曾提到一项纳入86,9483例患者的大样本研究显示,术后积极拮抗肌松药残留肌松作用能够有效降低麻醉风险。《专家共识》建议“术毕无明确指征显示肌松药阻滞作用已完全消退,应进行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拮抗”,这里没有说明是否需“常规”拮抗,但是很明确,要求术中给予肌松药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认真评估是否存在着残留肌松作用,如果存在残留肌松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作用,必须拮抗之,并要严密观察患者情况。
2、用新斯的明-阿托品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残留肌松作用时,因阿托品作用起效比新斯的明快,是否应该先给新斯的明,然后再给阿托品?
用新斯的明-阿托品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残留肌松作用时,《专家共识》建议“须同一注射器给予新斯的明和阿托品”,是由于根据新斯的明和阿托品影响心率的作用起效时间分别注药可产生心率增快和减缓的大幅度变化,对稳定血流动力学不利。拮抗前如心率超过100bpm,可以适当减少给予阿托品的剂量(新斯的明2.5mg和阿托品1.0mg),如心率低于55bpm,可以适当增加给予阿托品的剂量(新斯的明2.5mg和阿托品1.5mg),但必须连续监测心率的变化,当心率有明显减缓趋势时,再按需静注阿托品,以稳定心率。
3、在无肌松药效应监测的情况下,术毕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最佳时机?
在无肌松药效应监测情况下,术毕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最佳时机应在给予中作用时间肌松药30min后或长作用时间肌松药50min后,患者开始有自主呼吸时。同时需鉴别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及麻醉性镇痛药对自主呼吸恢复的影响。
4、术毕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后效果欠佳,继续给拮抗药的剂量和间隔时间?
术毕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后效果欠佳,需分析具体原因。(1)患者如存在酸碱和电解质失衡、肾功能障碍、高龄或同时接受肌松药协同作用的药物,用新斯的明拮抗肌松残留作用的效果常不理想;(2)在深肌松状态下给予拮抗药,难于有效拮抗深度神经肌肉传导的阻滞;(3)拮抗药新斯的明用药剂量偏小可直接影响对非去极化肌松药肌松残留作用的拮抗效果;(4)新斯的明清除半衰期为47~60 min,用其拮抗长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潘库溴铵、哌库溴铵或杜什氯铵的肌松残留作用时,由于这三种肌松药的清除半衰期分别为100~132 min、100~215 min和99 min,明显比新斯的明清除半衰期长,不仅拮抗效果欠佳,还容易发生再箭毒化作用。因此需根据具体原因采用相应措施。如需继续给予新斯的明时,可在第一次给药后5min左右再次给予,但总剂量不能够超过5 mg。因为新斯的明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封顶剂量为5mg,新斯的明大于5mg还能够产生突触前作用,引起神经肌肉传导的阻滞作用。
5、心肌缺血达到何种程度禁忌使用新斯的明?
明确诊断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手术结束时不应该给予新斯的明和阿托品拮抗残留肌松作用,应该带管维持患者通气直至肌松药的阻滞作用完全消退。但此时需要注意给予适当镇静药和镇痛药,预防气管内导管刺激引起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对心肌的不利影响。
6、何种心律失常属新斯的明的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