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网络诗歌及其代际爱情观
青海网络诗歌及其代际爱情观
网络文学作品根据当地民俗特点、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地貌特征,以名胜古迹、景色环境以及服饰、饮食、礼仪等为写作对象,其内容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及特点。
青海不同的民俗、地质、气候、文化等特征,以及特殊的历史变迁和民间文化底蕴,表现在网络诗歌上,就形成了独特的文学特点。它聚纯净、清高、自卑、神秘、古老、多内容、多实质、民族性、淡漠、热情等多特征于一身,反映了高原人独特的人格特性和诗歌特性。它的神秘性、古老性,是各类网络诗人作诗写文的灵感来源,也是作者和读者产生共鸣的渊源。
关键词:
网络诗歌 爱情观 代际 多特征 青海
一、 引言
在整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同时,人类的思想随之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素质不断的在变动,确切地说,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程度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行为素质。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上的文化正在走上时代前沿,代替旧的文明。
网络文学的发展和前进,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反之,它的发展受社会发展的约束和限制。因为地域的不同,导致不同性质、特征的文化产生。青海网络诗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它独一无二的文化特点。在整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前进中成为众多文学风格中璀璨的明星。青海网络诗歌中的代际爱情观就是在这样一个地理、历史、民族民俗都有着巨大差异的文化大背景下显示出它的独特之处。本文就以70、80、90后的网络诗歌的差异为例,探析青海网络诗歌的特征和不同代际之间呈现出来的爱情观。
二、青海网络诗歌的文化背景
一、青海网络诗歌产生的地理背景
所谓网络文学,就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指新近产生的,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的,借助超文本连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其中,以网络原创作品为主。由于借助强大的网络媒介,网络文学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和知识产权保护困难的特点。其形式可以类似传统文学,也可以是博文、贴子等非传统文体。实时回复、实时评论和投票是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由于网络文学传播的便捷,导致知识产权不易受到保护。事实上,网络文学作为现代文学作品的载体,是处在时代尖端的技术产品,它有极大的文学扩张力。网络文学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技的进步,开始和时代的各种前沿因素开始结合。与网络用语,网络名词都有了交接点。网络文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文学特色。它是随着网络科技以及人文思维的发展作为变化的依据。网络文学的覆盖面很广,横向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纵向来讲贯穿古代、近代、现当代。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文学产生了不同的风格特征。
青海网络诗歌凭借网络科技的平台,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形成了独特的诗歌特色。它们以当地民俗特点、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甚至地貌特征,还有名胜古迹、景色环境,有的还以服装、饮食、文化、礼仪等等为写作依据,致使出现不同的文学内涵及特点。青海,位于地球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年代最新、并仍在隆升的一个。青藏高原它夹持于塔里木地台、中朝地台、扬子地台和印度地台之间,呈纺锤状。内部有一系列不同演化历史和不同源地的陆块、褶皱带相间排列,反映了特提斯的复杂演化历史。屹立在世界的最高处,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清高特色。高原上的独特民俗、地质、气候、文化等不同的原因,形成了独特的青海文学风格。在我看来,青海网络诗歌有一个鲜明并且生动的特征,那就是“清高”。所谓的清高,是指纯洁高尚,不慕名利,不同流合污。现多指不愿合群,孤芳自赏 。“清高”,用在诗歌方面,是指它的纯洁,不受现代世俗的影响。当然,青海网络诗歌中,也掺杂着与社会同流的消极元素。也有可能会出现所谓的下半身诗人。但是总体上。青海诗歌就像一个妍丽的少女。艳丽而不失纯净,娇媚却不为娇艳,清高却又亲切。清高,不是青海网络诗歌的全部特征,它只是其中一个。
二、青海网络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
形成青海网络诗歌这样丰富特征的原因除了它的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之外,最为关键的还是它独一无二的历史王朝以及民间文化。它的神秘性、古老性。是各类诗人作诗写文的灵感来源。也是作者和读者产生共鸣的渊源。
洁白又神圣的哈达、奇特又庄重的天葬、辽阔无际的草原、高耸入云的群山、远古的雪水、悠久的宗教文化、奇妙的大漠景观、湮灭的古道残垣、大漠的驼铃、草原的羊群、蓝天的雄鹰、冰山的雪莲、三江源的神圣、条条“天路”、海市蜃楼、雪崩灾难...青藏高原的这些神秘都为多情的诗人找到了创作的源泉。千余年的布达拉宫,是整个青藏宗教文化历史的展现;两千年的丝绸之路的印迹,是大汉王朝的强盛力量的延伸。这些又都是青藏高原独特的历史成果。他们为世人创作提供巨大的并且有力的证据。
早在2万年前青海就有人居住,商周时代形成了羌部落,史称“西羌”。据商朝甲骨文记载,商高宗武丁出兵征伐西羌,占领了青海东部大片地区。古代青海东部属于中原王朝统治。统治了青海足足300年。隋朝时,隋炀帝控制了青海全境。11世纪初,青海东部拥立吐蕃普约后裔为王,称唃厮啰,号为宗喀王,建都青唐(今西宁)。史称青唐王国。17世纪,顾实汗控制青海,对西藏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清政府派员册封顾实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使顾实汗在青、藏的统治地位合法化。清雍正帝平息顾实之孙和硕亲王罗布藏丹津后,改西宁卫为府,设西宁县、碾伯县和大通卫。由驻西宁大臣直辖管理。两晋时期,羌人民国时期,军阀马步芳势力开始深入到青海。直到1949年,马氏家族统治了整整40年。1928年青海省成立。这些辉煌又悠久的历史使得青海的文化尤其是青海网络诗歌有了夯实的历史基础。
三、青海网络诗歌的特征
一、地域特征
青海文明,源源流长。黄河长江源头哺育了代代青海各族儿女;岩岩昆仑山,青藏高原铸就了青海民族文化精神。青海高原,多民族聚居。在青海这样一个特殊、复杂、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多民族聚居的人文环境中生活、工作,了解青海地域性文化总体特征,了解各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有助于我们发现青海诗歌的特性。青海古为西戎地,汉为西羌地。青海省为我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省名。青海省简称青,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
近年来,众多的青海诗人开始在网络上频繁发稿。他们借助了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其作品形成了与地域特征相对应的诗歌风格。生长在高原上的人们,因为所处的地区较为偏僻,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都比较落后,所以都带着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另者,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问题较为混乱,同时民族信仰、民族关系都有了较为狭隘的交流范围。这样一个环境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就显而易见。这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加上“高处不胜寒”的地理环境,青海的诗人们总是显得忧郁惆怅,字里行间都有着不可一世的距离感。他们感到“寒冷”,身心俱惫。对环境、对人类、对自然、对社会、对世界都有不同程度的困惑和不解。他们在大自然中寻找写作灵感,并给予情感。他们无法在人文环境中得到安慰,只能寄情于自然、气候等各种现象中。
大伟老师的诗《谁将告诉我世界寒冷》中有句话写得好:“有我了,最后提醒自己:世界寒冷,冬夜,还有环抱香火的神盏盏闪烁的油灯,盈满祷词的眼睛 感到寒冷,并在幻想中渐渐将自己抹平”。 诗歌中的情绪一目了然。它和上诉所说的“自卑感”与惆怅情绪是息息相关的。诗歌表象是在写地理气候现象,实则在写是人内心的真情实感。“今夜,谁将告诉我世界寒冷”诗人开门就问,将自己惆怅无奈的心理展现的一览无余。世界的寒冷,需要用怎样的温度才能融解。这是现代人种种心理的显见。面对整个人人自危的社会现实,人情淡漠,真情尽逝的时代,人文思维也正在发生着潜在的变化。他们对现实和旁人的忍耐度在时间的妥协和消磨的过程中逐渐降低。在这个正往前沿发展的时代里,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是个逐渐被压抑的话题。“是残壁断垣,抑或被枯枝撕破的偏北风”、“村庄越来越空”、“丝丝惆怅犹如裂缝,衍生于冬夜薄薄的冰层”,作者寄情于景,通过对周边环境的细腻描写,人格化的把现实环境比作残壁断垣、比作被枯枝撕破的偏北风、空村庄、比作冰层,写出难以融化的“寒冷”,人与人之间难以跨越的代沟,分裂的人性,把整个冷漠淡然的现实世界写得透透彻彻。并给读者留下足够的想象范围和填补空间。
然后,诗人根据以上的现实列举,提出希望。“我多么需要一场丰厚的雪,一双迎接雪花的手,一把可以抚动古典与温暖的瑶琴,就在你浅浅的梦里,认真堆出笨笨的雪人。”雪代表纯洁,代表干净,代表真实。“需要一场丰厚的雪”,意指寻求人间真暖,诚心相待,真情纯无杂念。“一把可以抚动古典与温暖的瑶琴,就在你浅浅的梦里,认真堆出笨笨的雪人”,期盼用真情感动世人,希望打动心弦,住进对方的心窝。“谁将告诉我世界寒冷,是寂静的塔尔湾,还是为风吹凉的曾经,马匹走得太远,我因疲惫而放弃苦等,只好将你所有的痛,埋进我褴褛的心灵”,世界的寒冷,实则与塔尔湾、与马匹、与其他一切客观世界无关,它是与整个人文思想,整个人文环境有关。客观世界当中没有可以任意托付的对象,于是只有“只好将你所有的痛,埋进我褴褛的心灵”,把所有的心思,热情,乃至于所有的喜怒哀乐埋葬在心里最深处。只有建立一个强大的自我封闭空间。 这样的循环,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淡漠。“只有我了,最后提醒自己:世界寒冷,不只这冬夜,还有环抱香火的神,盏盏闪烁的油灯,那些盈满祷词的眼睛,都感到寒冷,并在幻想中渐渐将自己抹平”。等到繁华尽逝,一切回到最初的状态,只剩下自己。世界寒冷,人情冷漠,连信仰观念都有了不和。上面讲过,青海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所以民族信仰乃至于民族文化都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民族之间更有着无法融合的代沟。
有人认为,这首诗同样是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一首爱情诗。诗人通过写世间万物的盛败,拟造各种凄凉的意象,写出了对爱情的绝望以及所持有的幻想。把那种凄凄凉凉的爱情写得如泣如诉。写出了现代人的爱情观。真情,绝非永恒。
二、民族特征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因此民族与人种不同,是长期历史形成的社会统一体,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各种族(或部落)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上的不同而形成的。
青海省共有55个民族成份。在青海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其中土族、撒拉族是全国唯一在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2002年底,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共2405130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5.5%;少数民族人口及其占全省人口的比例分别是:藏族1157105人、21.89%;回族839945人、15.89%;土族203511人、3.85%;撒拉族97791人、1.85%;蒙古族90391人、1.71%;其它少数民族16915人、0.32%。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七十二万平方公里辽阔、神秘的高原大地上,世代生息繁衍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个民族。古朴壮丽的大自然塑造了青海各族人民宽厚、勤劳而又豪放的性格,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青海各族人民创造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现实与梦想,形成并保持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风情和习俗。各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另者,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问题较为混乱,同时民族信仰、民族关系都有了较为狭隘的交流范围。这样一个环境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就显而易见。自然而然,虽然同时处于青海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网络诗歌也会存在不同的特征和风格。
藏族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因为写情歌情诗,曾在藏族文坛上风靡一时。他的诗歌缠绵悱恻,种种情深。“因为心中热烈的爱慕,问伊是否愿作我的亲密的伴侣?伊说:若非死别,决不生离。若要随彼女的心意,今生与佛法的缘分断绝了;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工布少年的心情,好似拿在网里的蜂儿。同我作了三日的宿伴,又想起未来与佛法了”。
三、民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