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汉宫秋赏析

马致远汉宫秋赏析
(1)情节构思方面。主要分五部分:楔子、四折。即“四折一楔子”[2]。 第一第二折中主要描写帝妃相恋以及奸臣作怪;第三折写国难当头群臣逼迫,元帝不得不将昭君拱手让人;第四折写元帝形单影只,苦思昭君,并将作怪的奸臣斩杀。故事层层推进,牵动读者的心,使人深陷其境,共同体会其中的悲苦。这种以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安排场次的方式使得戏曲剧本在结构上体现出一种完整性。古代的戏曲家们,“他们大多善于展开悲剧冲突,推进悲剧高潮,为剧中矛盾冲突的解决造成足够的情势,然后转向完满的结局。”[3]

  (2)情节的再创造。《汉宫秋》中马致远将元帝在历史上的配角地位提升到了主角,把悲剧也导演到他身上。历史中的汉元帝昏庸而贪恋美色,而在剧中他成了专情而重义的痴情人,博得了广大读者的同情怜悯;而昭君在历史上是因不得见驾,积悲含冤,主动请求和番,但在剧中,她不仅得到宠幸更是成了汉元帝的唯爱;“昭君出塞”本是一段民族和睦的佳话,在剧中却成了弱国送人求全的屈辱事件;昭君原是嫁予呼邪单于,加深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的,在剧中她却“灞桥留汉衣”“边界投黒江”,被写成了爱国女性的悲剧形象。这些情节的描写,在增强了戏曲的曲折性的同时也反应了马致远超强的情节再创造才能。

  (3)艺术的抒情性。“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它还有较强的抒情功能。”[4] 昭君原是待诏宫女,于剧中却成了宠妃,与元帝产生了一场感动天地的恋情,他们从相遇,相知,相恋,到最后的生离死别。在这过程中,故事不知不觉间就平添了许多抒情色彩。昭君与元帝分分合合,他们缠绵悱恻的爱情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他们的命运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由原本的你侬我侬到后来的劳燕分飞,这种前后强烈对比的艺术结构,使得古典的悲剧焕发出强烈的悲剧艺术结果。当然,这种“悲”有别于西方悲剧所崇尚的“悲壮”,中国的悲剧因其抒情性而更注重于蕴含其中的“悲伤”情绪,再加上作者用抒情手段对剧中情感进行调节,使得中国古典悲剧有特殊的情感结构——“悲欢沓见,离合环生。”[5] 马致远在描写昭君和元帝的生离死别时,加入了个人情感,影射出来他在寻找人生归属时遇到的磨难。

  马致远以别致的题材,优美的词曲,巧妙的情节,向我们演绎了独具特色的“昭君出塞”的故事,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他用对历史事件的再造,对人间真情的抒发,向人们展现了中国传统戏剧的古典美。《汉宫秋》作为我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是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我们应该认真欣赏,以继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和艺术。

  参考文献: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1] 藏晋权.元曲选序.北京;中华书局,1979

  [2]杨艳华.浅析《梧桐雨》与《汉宫秋》的艺术相类性.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4.2006:P24

  [3]王季思.王季思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8.P665

  [4]李真瑜、房春草. 《汉宫秋》:在历史叙事上的创造与延伸.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2.2006.Vol25:P94

  [5]周安华.深沉悲怆的生命旋律.学林出版社,1991.10.P15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