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庄子的言意关系

浅论庄子的言意关系
 【摘要】:“言意关系”问题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早在易传系辞中就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说法。而真正得到完善是在庄子时期,“言意关系” 发展到魏晋时期的言意观之辩。也因此被引入到中国古代文论史,对以后诗歌的意境说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也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言意 庄子 意境 影响

  【summary】 : "The word meaning between" the problem is an old topic, the department to pass the compliments of the book did not say, "said. shall not really improved in the period," the word mean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 between the period of wei in this debate. and therefore be introduced into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ontology protrude the later poems," said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but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creation and criticism is a theory.

  【Keywords】: Will affect the word mean

  正文:“言意关系”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并不是在庄子时期出现,早在易传系辞中就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说法。儒家,释家也相应地做过论述。但是,最具代表性还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言意论在魏晋时期,经过玄学和佛学的引申,显得更加完善化,玄奥化。言意关系是魏晋时期被引入到中国文古代论史,因此对古代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道家的言意关系

  言不尽意说首先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来的,《老子》第一章曾说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认为“道”是无形无象不可言状的,这个超经本体,语言对于它是无法描述的,这里,老子要说明的是“道”是精深奥妙的,然而无意中却否定了语言文字的功能,为以后的“言不尽意’开了先河。

  庄子对老子的言意关系作了重要的引申和发挥,形成道家系统的“言不尽意论。”他在着方面的言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知北游》)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致意者,物之粗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不听不能致者,不期精粗 。(《秋水》)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独不足贵也,为其贵,而非其贵也。(《天道》)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失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从上面几条可以看出,庄子的言意论有以下几点。

  第一, 庄子的言意论也是从“道”中派生出来的,庄子认为“道”是没有“形色声名”的东西,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说,不可名称。语言只能表达粗疏的东西,不能表达精深奥妙的道,所以他说“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第二, 言不尽意,庄子既看到言意关系,更看到言意之间的距离,言中包含着意,意要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离开了语言文字的符号,意就无从体现,这就是庄子所说的“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这是言和意统一的一面,但言和意又是两个概念和范畴,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只是事物是粗劣之处,而其深微奥妙之处语言就无能为力了,只能去“意致”。

  第三, 得意忘言,庄子以形象的手法,把“意”比喻为“鱼”,“兔”为目的,把“言”比喻成“筌”,“蹄”是获得目的的工具,手段。认为只要目的达到了,工具和手段就可以抛弃不用了。这里的庄子也有否定语言文字之嫌,表现了一定形而上学的思想,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马克思) “道”也好,“书”也好,都是思维的产物,语言只不过是它的表现形式,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得意忘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实际上庄子并不完全否定语言文字,那就连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文风也都否定了。所以,庄子不是语言文字和否定论者,而只是认为“言意关系”“得意忘言”的主张,为后世的“韵外之致”“不看一字”“尽得风流”等文学审美观,提供了哲学的根据。

  二 言意观在魏晋时期产生的争论

  魏晋时期出现了玄学,其代表人物有何晏.向秀.郭象等。玄学主要研究《周易》《老子》《庄子》,总称为“三玄”。他们的哲学思想或“贵天”或“崇有”,在许多问题上产生了争论。主要是围绕着《周易》的言意观而展开的,《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它奠定了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在《周易》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出现了象、言、意等问题。如何解释它们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是儒道家各争论的焦点,后世人们对 言意 问题争论,大都导源于此。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大体有三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是“言不尽意”论。持这种主张的有魏荀璨、张韩等。他们引《易传·系辞》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言,其不可见乎?”又说:“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三国志·魏志·荀传》)。

  第二种意见是“得意忘言”论,玄学家,王弼持这种观点,他在解释《周易》言、象、意的关系时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固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者。故言者所以明象,明象可以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周易略辞·明象》)王比这段话在言意问题上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他突出了象在言意中的作用。

  (二)得意忘言。

  (三)“言尽意”论。持这种观点的是西晋的欧阳建,从他的著作《言尽意论》中可以看出。主要内容是: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依人们对其“言”称为转移。“形不待名,而圆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以彰。然则名之于物,无施着也;言之于理,无为者也。”他肯定语言名称对于交流思想,辩认事物的作用。说:“古今务于正名,圣贤不能去言,其故何也?诚以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辩。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名不辩物则鉴识不显。”(注:欧阳建《言尽意论》)他还认为客观事物是变化的,语言、名称也随之变化。“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矣。苟其不二,则言无不尽矣。”(注:欧阳建《言尽意论》。)欧阳建的“言尽意论”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认识习惯,肯定语言充分表达思想的功能,这诚然是基本正确的

  三 言意关系产生的影响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庄子认为的言意关系,即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但语言有时是很有局限性的,它不能完全表达思维,即“言不尽意”论,这一理论,为后世作家在创作中主动追求“言近旨远”、“含不尽之意见于外”的艺术效果,读者在阅读中主动发挥想象、去寻绎作品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绘画方面:东晋的文人画家顾恺之等人,将庄子的“得意忘言”发展为“得意忘形”的哲学思想。意思是:绘画最重要的是把事物的神韵画出来,只要神韵的意境把握住了,其他形貌上的细节可以不去理它,更可忘掉它,所以这些人的画常常神采奕奕,形状却画得很马虎。

  在诗歌方面:我国古代文学审美趣味中,强调含蓄的美,强调意在言外,要求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庄子思想的启迪,老子说的“大音希声”和庄子说 的“至乐无乐”都很自然地引申出“无言之美”的理论。所谓“希声”“无乐”,并不是真正的无声,而是一种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意境。体现在诗歌上,就要要求诗句要韵味丰富,就是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

  例如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什么意思,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是自卑还是自负,这就要读者反复思考,领会、一旦豁然贯穿,就给人无法磨灭的印象。

  杜牧的《过华清宫》,主旨是在讽刺封建统治的穷奢极欲,但它未正面铺叙最高统治者的生活如何糜烂,只写千里送荔枝这一件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 人知是荔枝来。”千万人血泪和痛苦换来的是杨玉环的轻微一笑,一个“笑”字,意味无穷,引发读者的无限思考,从而体现诗歌意境深远、含蓄这一特点。

  像这样的诗歌举不胜举。中国的古代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陆游等人,无不受到诗“言不尽意”“言外之意”的影响。《庄子》的“言不尽意”“得意忘言”对后世文学创作 和文学批评 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时期以后被直接引入到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注重文学作品“意在言外 ”的传统,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致谢: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王茂林老师。是他给予了我无私关怀和支持,使我能够顺利收集的材料和写下了这篇论文,无不凝聚着王老师的心血与汗水。王老师在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案的确定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都给予了周密的指导,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系统的科研思路让我受益终生。同时,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生活作风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感谢王老师,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多建设性的建议。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心中满是感激之情,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无私的支持。我永不忘家人在此间作出的牺牲和无私的奉献。
  参考文献: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1. 道家哲学与古代文学理论[M] 高起学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1
  3. 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理论鉴赏[M]殷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鉴赏文存[M] 朱光潜,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4.12
  4. 庄子名言的智慧 [M] 黄晨淳,岳麓书社,2004.6.1
  5.中国古代文论 [M] 李壮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23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