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巴与楚的关系

试论巴与楚的关系
作者: 高应勤   (宜昌市博物馆)

  摘要:先秦时期巴和楚是两个重要的方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在春秋诸侯林立时,曾结成了较牢固的政治、军事同盟。降至春秋末,由于两国联盟的基础不复存在,两国关系交恶,互相攻伐,最后以巴失败而告终。

  巴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殷代已见称于世,卜辞称为“巴方”。《山海经·海内经》云:“西南有巴国,……后照是始为巴人”。这里将巴的历史上溯到渺茫的人皇与太皞之际。《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封,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封,前歌后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由此窥见,巴为姬姓,与周祖同源,因而称为宗姬。姬姓兴起于西土,故《尚书·牧誓》称巴国王室也是“西土之人”。至于清江流域的巴人,乃至战国时巴受楚逼的情况,史籍上是清楚可考的,故这里不拟赘述。

  考诸史籍,巴国早期的地望,大体在楚国与邓国(今襄樊北)之间,其中心地区在丹、浙二水与汉水交汇之处,后来发展到了汉中、巴山。《战国策》说:“汉中之甲,轻舟出于巴”。这是巴国在汉水流域的明证。《牧誓》中所列西戎八国皆近汉水,故巴国实为汉水上游之国。降至战国之际,巴急剧地在今四川和重庆地区发展,对此,《华阳国志·巴志》说:“七国称王,巴亦称王。”其疆域是“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

  楚,又名荆,或称荆楚,亦称楚荆。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族远祖可上溯到古帝撷顶高阳,祝融为楚人始祖,部落首领鬻熊是楚立国伊始的国君,他曾于商末和太颠、闳夭、散宜生等人,投归周文王,并为“文王之师”。到成王时,才“举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周原出土的“楚子来告”的甲骨文,印证了周天子给予楚族酋长的封号是可信的。据史家研究,楚国具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它经历了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在鼎盛时期“楚地五千里,带甲百万”,号称“半天下”,最终成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是威名彪炳的南方大国。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楚人最先发端于荆山。《左传》哀公六年记楚昭王说:“江汉睢漳,楚之望也”。由此可知,湖北江汉地区是楚国兴起发祥和奠基之地,是春秋和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楚从丹阳建国时起,是“土不过同”(方百里为同)。到成王时期已是“楚地千里”,春秋末至战国初其国土“数圻(方千里为圻)”。战国中期的楚疆,几乎包括了长江、淮河,南有洞庭、苍梧之地,其势力还达到黄河流域。可以说楚疆之大,为列国之冠。

  从上述所叙简史看出,巴与楚显然是我国先秦时代族源各异、国名有别、地域不同的两个诸侯王国。但是,他们之间的政治与文化上的关系又是如何呢?下面拟依据赖以研究的古文献史料来加以论述。

  《左传》昭公九年记周王室大夫詹桓伯说:“武王既克商,……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这里说明,巴、楚在西周之世均为周之南土,并与大批百濮群落杂处。到两周之际,随着濮的衰落和向外迁徙,巴与楚的关系始获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春秋之世,《孟子·离娄下》曰:“王者之迹息而《诗》、《书》灭。”随着大国争霸的来临,巴国也积极向外拓展。但由于巴国地处汉水和大巴山之间,北限诸夏,西阻秦、蜀,而东面“百濮离居,将各去其邑”(《左传》文公十六年)。因此,巴想要扩张领土只有向东一途。而要渡汉水而东,就必须首先与雄踞江汉的楚国交好,以打通东进之路。《左传》桓公九年:“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邓”。巴欲东出请楚为中介,已显示出愿与楚为好的意图。楚武王应巴国之请,欣然派使与巴使同聘于邓,楚也表明了愿与巴合作的意向,这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便促成了巴、楚政治、军事联盟的产生。

  巴、楚结盟后,多次联合出兵,征伐汉水流域诸国,并把北进中原作为主攻方向。《左传》庄公六年所记:楚文王联合巴师假道于邓以伐申(今河南南阳),同时还灭掉了吕(今南阳西)、增(今河南方城)等国。申为周宣王分封的南方军事重镇,直接控扼着南方诸国进人中原的咽喉之要道。巴、楚伐申(因内乱而未克),也表明了两国的政治目的是一致的,这也是联盟所形成的政治基础。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