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国家历史传承的探讨 第2页

  三

  再来说高句丽。朝鲜韩国方面说高句丽历史属于他们,无非是说原高句丽故土如今有一部分属于朝韩范围,或者是说建于朝韩地区的高丽的人口和原高句丽的人口有着民族上的源流性,抑或是说高丽的建立者王建是原高句丽人的后裔。

  在隋末时候,高句丽的范围在今辽宁中东部、吉林一部及今朝鲜(北韩)地区,起初(公元前37年)定都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县城附近),公元3年(汉平帝元始三年)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市)。公元427年迁都平壤城(今平壤市),都位于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起,先后设置的玄菟、乐浪、临屯、真番四郡境内。也就是说,高句丽这个政权完全是崛起于中国汉四郡范围内的一个地方政权。而作为王建高丽前身的新罗的范围,其北方范围止步于今韩国范围稍北一线,还不能到达平壤。王建高丽稍有向北扩张,尚不能包括今北韩全境。也就是说,不管是新罗还是王建高丽,都只占有隋唐时高句丽土地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高句丽故土在此二国之外。

  至于原高句丽人口,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高句丽灭亡后,唐凡收其民“户六十九万”(《新唐书·高丽传》)。这应该是当时高句丽的总户数,其中包括许多非高句丽族户。高句丽族户数大体上在十五万左右。他们的流向,学者们认为有四个方面:迁居中原各地,投入新罗,投奔靺鞨(渤海),散入突厥。我国学者最近研究成果表明,高句丽灭亡时,高句丽族人约有七十万人,迁居中原各地近三十万人,投归新罗的约十万人,投奔靺鞨(渤海)的十万以上,散奔突厥万余人,凡五十多万人。再加上散居辽东等地“遗人”,战争死亡人,总数与高句丽族人数基本一致。其中只有投入新罗、留居半岛今龙兴江以南的约十万余高句丽族人融入半岛民族,而大多数都融入了汉族人中(资料来自网络)。

  且不说高句丽的历史遗产要归于属于原高句丽的总69万户(约300余万人)人口,即便是高句丽民族人口,投入新罗、留居半岛今龙兴江以南的约十万余,也只占高句丽民族人口的不到15%,而其他高句丽民族人口都融入了以汉族为主的中国民族中间,更遑论更多的非高句丽民族人口了。

  至于高句丽的历史遗产该由占其人口90%以上的遗民继承还是该由占其人口10%不到的遗民继承,相信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至于王建的族源,不提也罢,因为历史遗产从来就不是属于私人的财产,所以王建个人继承一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显然是荒谬的。

  四

  还有一种奇怪的观点,认为一国历史遗产的合法传承来自于文化传承。

  这种观点来自于孔子《春秋》的夷夏观:“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这句话就是说,夷夏的区别不在于种族地域,而在于文化的先进与否。“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班固《汉书》说匈奴:“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北垂塞露之野”。可见服饰、习俗等文化,才是夷夏区别之所在。故此,占有中原的五胡也不能叫做中国人,而汉化的鲜卑人杨坚、李渊、李世民,才会被视为是中国人的代表。同样,此观点认为占据中原(中国)的金朝不能算是中国政权,而偏居江南的南宋倒是中国的代表,之后的元朝也不是中国,所以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崖山之后,已无中国。”后来的清朝,也被此观点判为非中国,所以有顾炎武的亡国与亡天下之辨,才有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才有陈天华《革命军》中“中国最不平、伤心惨目之事,莫过于戴狼子野心、游牧贱族、贼满洲人而为君”的说法。

  这种文化观还有如此的延伸:由于满清的剃发易服,而原先中华的附属国朝贡国朝鲜日本留存了较多的中国唐、宋、明文化印记,所以认为真正的中华文化在韩日。日本也对此种思潮心知肚明,所以才会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对中国的汉人宣扬日军是代表中华文化的王师,和清军作战乃是前来解放中国汉人,为汉人报仇。大概是这“王师”做事实在太过,除了最初的旅顺惨案,更有后来的南京大屠杀,使得人神共愤,导致这些热爱日本的“中华文化”的人士也脸上挂不住,否则日本完全有被这些“中华文化论者”奉为正宗中华的可能。

  当然,此事也有补救,那就是台湾的“中华M国”。由于大陆的文革对传统文化的摧残和汉字简化等等原因,这些中华文化论者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自然会认为正宗中华在台湾——这里有没有政治上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总之,推崇韩日的他们却从来不曾给予同是中华文化圈的越南以韩日同等的文化地位。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国民政府以及台湾政权的代表人物宋美龄却以源自被痛恨的满清的旗袍为一生挚爱,而M国以及后来的台湾也以旗袍大行其道,被寄予厚望的马英九竟然以长袍马褂的装扮来祭祀孔子,实在是令对汉服右衽饱含深情的汉文化论者很有被伤害感。

  鉴于“中华文化论者”对韩日的执着好感和对台湾“中华M国”的坚定支持,虽然我不好说其与当前流行于欧美的文明的冲突“理论”有何内在联系,但是其外在的相似性应该是不容置疑。这么区分历史上的中国与非中国,唯一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诉当代的中国少数民族:虽然你们现在都是中国人,但是你们的祖先却未必是中国人,甚而是“中国”的敌人。我们不追究你们,仅仅源于我们的宽宏大量而已。

  少数民族在归于中国汉族中央政权统辖之下之前,真的就不属于中国么?中国是否有权继承这些政权的历史遗产?例如吐蕃、高句丽,甚而是突厥、回纥、辽金夏、蒙古汗国、大理国、后金满洲。如果和古埃及人没有血统关系的当代埃及人都可以合法地说金字塔是他们国家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话,有什么理由否认与这些少数民族先祖有着确切血统继承关系的当代中国人说那些历史也是中国历史?有什么理由否认布达拉宫、高句丽王城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遗产?

  我们知道现在境外以及欧美有很多人在炒作说中国破坏了西藏的传统文化,请问,你会认为西藏历史遗产的合法继承人是达兰萨拉的达赖流亡政府而非中国或者说中国的西藏自治区么?

  五

   我发现在一些人中间,存在一种将考查范围无限缩小的倾向,例如认为历史上,真正的中国人是汉族人,这就把中国的历史民族概念范围从56个以上(因为还有一些已经消亡了的中国历史民族)缩小为汉族一个。而汉族,其实也是一个来源很丰富的民族,例如前文所说的汉化的鲜卑人杨坚、李渊、李世民等为代表的五胡十六国以后的“新”北方汉族,例如元朝的区别于南人的北方汉人,其实中间就有很多的原契丹、女真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就会考虑谁才是纯正的汉族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