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恋爱与婚姻三者之间在现代婚恋观中的关系 第2页
通过作者的性别,我们看到了爱情故事两个不同结局:生死离别悔恨终生;平平淡淡和睦相处。大概,爱情、恋爱、婚姻这三者,只是游离于男女的世界,飘忽不定罢了。
注重与时代相连接
鲁迅,是一名标准的革命青年,《伤逝》是其唯一的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作品借由“五四”以后为众青年所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以一般作为追求目标的自主婚姻的完成的喜剧性结局作为自己所揭示的一出社会悲剧的出发点。通过“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的短暂一年,以小说主人公的切身感受来抒发革命观点,即,在黑暗的社会里,恋爱和婚姻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最终解决不能仅靠个性的解放,只能靠整个社会的解放。革命家,终归是革命家,写出来的爱情故事绝不是言情小说家笔下的卿卿我我二人世界。
张爱玲,一名文学色彩浓厚、在感情方面极端幻象的女人,写出来的作品也因此局限在男人女人之间,铁定没有什么伟大的革命因素。《倾城之恋》,言情作品,不具有与时代连接的革命性,但却有着鲜明的时代性。新时代,新女性,张爱玲带领我们走向了爱情、恋爱、婚姻的新阶段——透过男女之恋看到那苍凉的人生。此处的人生,可理解为由爱情、恋爱、婚姻三者构成的情感人生。“我喜欢参差对照的写法,因为它是较近事实的。《倾城之恋》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时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婚姻并不使他应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有如此。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易就大彻大悟。这些年来,人类到底也这么生活了下来,可见疯狂是疯狂,还是有分寸。”(借鉴张爱玲的《写<倾城之恋>的老实话》)
也许,爱情、恋爱、婚姻,本没有什么时代性,毕竟是两个人的生活,唯一的不同,恐怕就是婚恋对象不同导致的婚恋生活质量的高低罢了。
故事里的男女关系
作为“五四”以来的新青年,涓生与子君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性以及革命性。主张个性解放的时代中,最为可贵的是曾受封建礼教严重压制的子君能够大胆呼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涓生看来,是毫无顾虑,坚决且毅然,“这种突破重围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婚姻生活起先是美好的,“子君竟然胖了起来,脸色也红活了”“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星期,我似乎是与她更加了解,揭去许多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进行,细碎导致了涓生产生了对子君的冷落感,“只有子君很颓唐,似乎常觉得凄苦和无聊,至于不大愿意开口。我想,人是多么容易改变呵!”“但子君的识见却似乎只是浅薄起来”。就这样,两个人逐渐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涓生清醒了,多次犹豫之后将别离说出口,甚至在纠结的痛苦之中还掺杂着多次对子君死亡的幻想,大概是太想摆脱阻碍自己振翅飞向新人生的障碍吧。分别后的子君,真如涓生的幻想,死了。得知伴侣的死亡带给涓生的是日后无尽的悔恨,“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向导... ...”
在婚恋关系中,似乎总是有人受伤,谁是受害者,谁是施害者,难下定论。
在皆大欢喜的白流苏与范柳原的二人世界里,表面上看不到什么损失,但真正的痛只不过是由二人共同开始生活作为起始点的。由于在苍茫战乱中相遇、相吸、相恋,二人的结合仓促,虽说可在日后的生活里补充相识这一环节,并可以不断深化相互了解,但二人终归是两个不同世界里的人。爱情,总是发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间。各自为了捍卫所谓的自由或者追逐物质上的算计相互做着不妥协。当终于有一天,精神上的追求在寻不到现实的依托时,两个人便开始了彼此亲近。这一点,白流苏自开始就表示出了不肯定范柳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态度,只不过借由范柳原的聪明、漂亮等外表以及战乱纷飞的世界,两个人走到了一起。范柳原,一个纸醉金迷,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的浪子,爱情和婚姻原则上他是不信也不敢指望的。多是因战乱闹得人心惶惶终日不得安宁,外加白流苏倒也算是一个知情达意的伴侣,他也就成了选择结婚的人,想要安分生活的人。此时也与爱情不大相干了。她想要他承诺一纸婚姻,“柳原是可爱的...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范柳原早猜准了流苏的心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地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 ...如果我们那个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 ...也许你会对我有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点真心。”至于婚后的生活会怎样,也就留下给读者们凭空想象去罢。
战争背景下的爱情、恋爱、婚姻,唐突而离奇,没有什么自由选择,自己也不能做什么决定,只不过是两人遇到而已罢了。
婚恋观,如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一样,人各有异且众口难调。借由《伤逝》《倾城之恋》两部文艺作品,婚恋观展现的多为丰富细致,很好地做到了与实际相结合:北京的革命青年、上海的暧昧生活。但将爱情、恋爱、婚姻三者拆分细论其与婚恋观的关系,则未免含有牵强做作之疑,毕竟是两个人的世界,该怎样运转,还是靠那两个人的表现。理论不必在细节上过于精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