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观后感

麦田观后感
昨天看了《麦田》,很一般,没什么悬念,除了偶有诙谐的场面,其他的也没什么值得一看的。还有那个场景,之前范冰冰他们宣传影片的时候说,很漂亮,成片的麦田,金黄色的,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但是看了之后,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很多人都说一般。而且也得范冰冰演的骊夫人要说刚烈呢,又不觉得,她想自杀,觉得都没死成,而且她还让全城的女人自己了结,感觉到有点残忍,不过这是个人的看法,可能当时的年代,如果自己的国灭了,自己的男人也杀了,除了自己也死去,不然活着也会遭罪。
《麦田》也有自己诙谐的一面,那个秦国逃兵丑态百出,让人不禁莞尔。说到这里,不得不抱怨一下,昨晚看电影,邻坐有两个中年妇女,操着茂名那边的口音,电影一开始就在那里讲话,看到麦田,就在那里解说,“我们平时买的那些面粉就是这个做的”,搞得好像别人都是不懂一样,然后看到搞笑的地方就在里放声大笑。可以想象一下,在电影院,电影开映的时候场地都很安静的,突然多了两个声音在那里笑,很另类的感觉,很多人看着她们俩,她们明明知道的,但是等一下看到好笑的地方又忘情地笑了。我真是服了她们,还有她们的手机都没有设制成静音或震动,看一个电影接了几个电话,而且电话是放在包包里面的,一直在唱歌,在比较静的环境下,会觉得那铃声很刺耳,而且放的是一首已经过时的情歌,就那首《你到底爱谁》。说话、放声笑、手机铃声刺耳这是一回事,她在接电话的时候,就像我们平时正常在接电话一样,那么大声,一点也不避忌。觉得她们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公众场合,如果不注意的话,只会遭到更多的白眼,不知道她们是没注意到呢,还是比较喜欢我行我素,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太有个性了。
看《麦田》的时候,我一直认为在开头,耐心等着正戏上演,结果等到了结束,还是觉得在开头。长镜头,金麦田,大河拐弯,范冰冰特写,黄觉在麦田里连爬带跑,有点欧洲闷片的范儿,导演自己玩自己的,观众爱怎么想怎么想。
第五代导演就是有这个集体特点,自我多过观众。这批人在少年时代身心卷入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漩涡中,下过乡,当过兵,经历过10年浩劫的磨难。他们在改革开放初年,胸怀沟壑,满脸沧桑走进校园,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代科班出身,受过正规教育的导演,带着创世纪的激情走上中国影坛,陆续铿锵发言。他们对新思想、新艺术手法的追求敏锐而刻意,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完成使命,结果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他们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在选材、叙事、刻画人物、镜头运用、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力求标新立异,革命性探索是他们的DNA,而不是娱乐,因此“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强烈到了捕风捉影的地步,实在不好玩。
第五代始于《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风月》……也终于此,他们中也就是张艺谋,片拍得好不好看的,国际化分量有了,突围成功。其他几位,都在打转转,这把何平的寓意性已经到了强作愁的地步了,我看了剧组自己的解读,说这是一部借古讽今的电影,范冰冰寓意剩女,男人都打仗去了,女人都剩下了,所以叫剩女,跟现代的都市剩女好像不是一回事啊;黄觉临阵脱逃,目的只有一个,麦子熟了,无论如何,都要回家收麦子,天大的仗收完麦子再打,寓意现在农民工到了春节必须回家,多大的风雪也挡不住;还有那听风就是雨,到处广播假新闻,导致城中剩女们空欢喜一场的祭祀大人家厨娘,暗讽捕风捉影没事找事的无良媒体,呼吁观众关注我们的舆论环境已经到了如此恶劣的地步;还有王志文扮演的强盗说出赵国兵败长平,40万将士被城埋的事实真相,寓意真相往往是被坏人说出来的,而好人因为碍着面子和良心,容易骗人,不说实话……这都什么啊,电影都这么拍的话,直接拍童话得了,讲大灰狼的故事给小朋友们听。
还想说的是,最近看了几部片子,《风声》、《建国大业》,及这部《麦田》,有个共同的感触,就是明星成了易耗品,导演用明星用的简直是商家促销买两百返五百的路子,其他两部以后另说。就说《麦田》,戏骨王志文,演个披头散发的强盗,带着群丑八怪喽啰,感觉像黄药师多过歹人,三弄两弄,自了了,真是够友情的,据说是因为当天踢球踢爽了,就答应客串。我觉得这种过度消费明星的倾向,说白了就是浪费。
《麦田》,其实没有那么糟,前半段甚至很不错,可以说是半部好戏吧,当然,后半部就不说了。
不管怎么说,何平还是一个有追求的导演,他不满足于拍一部娱乐大众的商业片(虽然这也可能变成弱点,因为这视一个人的才能而定),而何平的境况正好处在两者之间,影片的立意非常不错,美术,历史都很好,前半段是很精彩的,可惜这种才气和思想在前半段全部用尽之后,后半段的电影完全陷入空洞,既无戏剧冲突,亦无思想性,就这么不尴不尬地撑到了结尾。
不过对于我来看,电影还是有很多收获。个人最欣赏的一场戏,是那一群赵国的“傻老娘们儿”们(罗永浩语),围着秦国锐士,听了故事后欢呼胜利,欢呼坑杀秦国降座四十万,血水染红了河。那一幕看得我毛骨悚然,真是血淋淋的真实,不论当政治寓言来看,还是当人性寓言来看,都是如此。
日本和美国打仗,中途岛大战完败,惟一可争的海军挫败,日本战败已是不争之事实,然而政府却宣告胜利,于是举国庆祝,却全不知美国人打上家门,已指日可待,像极了这一幕,历史上,凡是有政治有战争的地方,莫不有这样的事情(中国的事就懒得讲了)。韩国打完朝鲜战争,死亡上百万,剩下的男人成了宝,但宣传的数字,却只有真实数字的几分之一,真相直到近些年才被披露(中国的事还是懒得讲了),还不是《麦田》这一幕的翻版。
小时候看鲁迅写《故事新编》里的《非攻》一篇,有一段当时并不懂,看了《麦田》现在却明白了。一个工人对墨子说:“我不干了。他们言行不一致。说定给我一千盆粟米的,却只给了我五百盆。我只得走了。”于是墨子问:“如果给你一千多盆,你走么?”对方答:“不。”墨子就说:“那么,就并非因为他们言行不一致,而是因为少了呀!”(原文为:子墨子仕人于卫,所仕者至而反。子墨子曰:“何故反?”对曰:“与我言而不当。曰待女以千盆;授我五百盆,故去之也。”子墨子曰:“授子过千盆,则子去之乎?”对曰:“不去。”子墨子曰:“然则非为其不审也,为其寡也。”——《墨子·贵义》)
这一幕也是麦田的翻版,因为我们很多时候讲义与不义,对与不对,很多时候只是欺人且欺己,我们真正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受到的损害,我们愤怒,但我们不说仇恨,说出来的往往却是对错。秦国坑赵卒四十万,白起由此成为杀人魔代名词,赵人恨秦人,今天赵地的百姓还有一道“白起豆腐”,把豆腐当成白起炸了吃解恨。但事实上就像《麦田》演的一样,如果反过来是赵人坑杀秦人四十万,赵人也不过就是拍手叫好,庆祝胜利罢了,和墨子说的一样,你恨的是对方欺负了你,而不是恨的是对方的“不义”。
上世纪日本侵略中国,犯下累累罪行,我们中国人仇恨日本,骂两句日本人禽兽不如,是劣等民族,当然是情理之中,但扪心自问,我们仇恨的是那个“邪恶”吗?还是更多是因为我们是受害者?事实上,当我们中国人做出同样的罪行的时候,我们是否还会同样的憎恨那个“邪恶”吗?我们看到百多年前湘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着同样的愤怒吗?中国人虐杀日本妇孺的,发生在南京大屠杀之前的通州事件,有多少人愿意记得此事呢。我常常讲,对日本人,你可以仇恨,可以报复,但不要骂人邪恶,因为有机会的时候,我们同样邪恶。
刘小枫写《苦难记忆》,说“奥斯维辛之后不再有诗”(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辛德勒》的那句“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是两面),“奥斯维辛的罪恶不仅是西方人的耻辱,也是中国人的耻辱;奥斯维辛的不幸,不仅是西方人的不幸,也是中国人的不幸。因为,它是人类犯下的罪恶;而且是有知识的人犯下的罪恶;亦是人类所遭受的不幸,因而是属所有人的不幸。只要是生存着的人,都无法摆脱它的阴影。”刘小枫是理想主义者,他所说的,离我们的生活,那么遥远。
所以虽然电影不咋地,但它让我想到了一些事情,也算没有白看。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