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
民族地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
民族地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文章摘要:民族分布地区的一般特点是地域广大,资源丰富,地处边疆,随着旅游业的崛起,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要研究和发展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必须要了解民族地区旅游竟区经营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
关键词:民族地区 旅游景区 经营管理现状 问题 发展思路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民族分布地区的一般特点是地域广大,资源丰富,地处边疆。近几年,随着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起步,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生命胚胎”已开始形成,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因此,根据效益型布局的原则,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应该在哪些地域先起步和怎样起步?对民族地区旅游景区的开发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措施?
一民族地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现状
(一)景区开发建设品位低。景区开发建设水平低,品位不高,缺乏深度和广度,旅游设施陈旧落后,旅游项目单一乏味,缺乏一批科技含量高,参与性,娱乐性强的旅游产品。在投资建设旅游项目的同时,缺乏科学的论证,没有突出文化特色,没有把人文景观和当地的历史,自然地理,风俗有机的结合,使之协调配合主要景区几乎都是运用常规的思维而产生出来的平庸产品,没有旅游感召力,形成不起一种标志性的旅游品牌,显示不出独具的特色和强烈的个性魅力,致使整个民族景区在外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形象苍白模糊。旅游收入主要靠门票收入,无综合效益。其周围的相应服务设施档次低,无特色卫生条件不是很好,乱经营,整体布局呈现散乱无秩序状态。
(二)管理不善,旅游企业规模小。由于旅游业是综合性的行业,这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二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也存在多头管理,只能交叉,责权不清,管理混乱等现象,缺乏市场意识和市场运作机制,综合效益难以发挥,旅游企业规模小,大多为粗放式经营,上档次的宾馆更是寥寥无几,有的景区接待方式原始简陋,食宿条件差,服务质量也很不令人满意。
(三)缺乏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企业。旅游“软件”是关系到旅游业上档次,上水平的重要环节。而民族地区旅游景区没有专门的旅游人才培养基地,旅游人才供应严重不足。目前,旅游企业的领导人和负责人只具有一定的时间经验,大多数没经过专业的学历教育,理论水平欠缺。景点景区缺乏规划与开发的专门人才,旅游商品设计与生产,旅游统计,旅游广告,旅游时常营销等人才更是严重缺乏。
二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迟,基础差,资金严重短缺
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不少刚发现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更短,起点很低,固定资产投入很少,而完善旅游设施的耗资量却很大。
(二)民族旅游区距主要客源市场远,景区间距大,运输成本高
现代旅游客源市场分国际和国内两种。国内游客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先导,并将一直是游客数量的主体。国际客源市场则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经营的主要目标,因为国际旅游经济效益较大。我国民族地区距我国主要国际客源市场--欧、美、日及游客数量可观的港、澳、台地区距离较远,因为我国国际游客的主要入境口岸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几个大城市,游客要在口岸转乘运输工具,再由口岸辐射到民族地区。
国内主要客源市场也在东部发达地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发历史长,基础条件、整体经济水平均高于民族地区,加之人口基数大、人口密度高,是国内客源的主要输出市场。据对云南西双版纳的客源调查,游客数量最多的是来自上海、北京、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相对发达的地区。而民族地区本身因还有相当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故而对近地旅游的要求也就不显得迫切。
(三)民族地区旅游交通、通讯等现代设施落后
发展旅游业,交通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已有很大发展,但交通条件的制约始终是阻碍旅游业发展的“瓶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颈”。旅游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与区外联系通道少,运输限制口多,客货运输不畅,进出区域困难。(2)区域内现有运输网络不完善,铁路布局偏于东部;公路干线少且覆盖面窄,水运航道通过量小。民族地区中如川西、滇西、黔北、桂西、西藏等地区,仍然交通闭塞,运输困难。(3)交通设施因受地域条件及经济条件等影响,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技术条件差,装备总体水平落后,综合运输能力低。在通讯方面,民族地区的许多地方尚未形成国际长途直拨电话和图像传真业务,通讯服务网点少,设施装备陈旧老化;信息传递不通畅,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十分薄弱,游客的通讯联络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这些不利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部份国际游客的兴趣,从而影响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三民族地区旅游景区的发展思路
(一)制定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总体战略规划
在世界旅游的黄金时代,民族地区不应只在传统产业的圈圈里做文章。旅游业是相当一部分民族地区突破传统产业,创造新的经济格局,注入新的经济动力的“龙头”。为此必须站在战略高度,采取战略性的措施扶植旅游业,走出一条在充分利用天然风光和文物古迹的基础上,以民族风情特色取胜的发展旅游业的路子来。
(二)突出民族特色,精心设计旅游项目
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和吸引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着眼点必须放在民族特色,能发挥自身优势的旅游内容和景点上,而不能照搬套用东部发达地区的做法。
(三)采取特殊政策,加强民族旅游业发展
国家为加速民族地区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民族贸易、对外贸易等行业的发展,均采取了一系列照顾政策,而旅游业在民族地区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兴行业,基础非常薄弱。因此,为了促进其迅速发展,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特殊的照顾政策。(1)对具有开放条件,又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应从政策上逐步允许其对外开放;对一些由国家旅游部门管理的旅游企业,能下放到地方的应尽量下放,使之增加地方收入,增强民族旅游业的自身活力。(2)对于旅游外汇收入,应实行地方全部留用的政策,并对旅游企业实行减免税收,这是促进民族旅游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3)对于旅游温热点城市的建设,从发展旅游的角度出发,应从政策上放宽建设规模,并尽可能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民族地区的特色旅游项目、著名景点和风物特产,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民族地区。(4)国家继续在资金上支持民族地区旅游区的建设,扶持可以采取专项拨款、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等多种形式。(5)国家继续大力扶持民族地区的交通、邮电通讯和城市其它基础设施建设,鉴于民族地区“旅长游短”的局限比较明显,有必要先着手把一些旅游温热点的机场建设搞上去。
(四)宣传促销,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
民族地区的旅游宣传,要突出其特色和整体性。近几年各省区除各自宣传其旅游区外,还应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进行中国民族地区整体旅游形象的宣传,这样才能既有利于宏观效益,又有利于本地区的局部效益。
(五)重视边境旅游,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发展
根据我国民族地区绝大多数位于边疆的特点,现阶段应优先发展边境旅游,同时积极发展国内旅游,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相结合的道路。因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旅游业的资金有限,短期内难以形成足够的国际旅游接待能力。先发展边境旅游,形成小范围的国际市场,并通过边境旅游业的发展积累资金和管理经验,为民族旅游业逐步走向世界奠定基础。同时,我国人口众多,发展国内旅游潜力巨大,随着国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独具特色的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必将会吸引更多的人们前往观光游览。
民族地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