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两项"业务对农行企业化经营的负效应及对策

 邮电和农行两部门机构职员遍布城乡,直接为千家万户服务,邮政部门县以下机构办理两项业务必然与农行(信用社)争资金,要农行无偿供给现金,因而与农行关系十分紧张。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邮电行业实行企业化治理,并把邮政储蓄作为内部一项主要业务来抓,职工***任务与经济利益挂钩,另加高额手续费“汇转储”等措施,使邮政储蓄迅猛发展。我县邮政储蓄资金80%以上取之于农民,这无疑是与农行(信用社)争储源。

  邮政汇兑业务,是农行的一项未纳入信贷、现金计划的资金运用业务,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剩余劳力,大量涌入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经商,他们所获得的劳动收入,大都通过当地邮局汇出取现,形成异地与本地邮汇收支同等增加,劳务输出地农行垫付资金,供给现金陡然增大的格式。垫付的这部分资金利率倒挂,无人补偿,垫付愈多,亏本愈大。这种现象,严重地困扰着农行业务经营。往年我行为邮政汇兑累计垫付资金72万元,月均垫付60多万元。今年以来资金吃紧空前,需求量成倍增长,集中支持季节性农业生产及解决群众生活题目,农行义不容辞;张罗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农行首当其冲;发展“两优一高”农业银行责无傍贷;扶持发展乡镇企业,农口单位兴办经济实体也该出钱,发展地方经济要求农行作后盾;邮政汇兑也要农行垫付资金。四面八方都向农行(信用社)伸手,钱从何来?向上级行和当地人行争取,困难重重,组织存款难度大且是杯水车薪,横向拆借无门路且利率太高,上级行供给的十分有限的计划内资金,远远不能解决国家政策规定的一些必保项目。处处受困的基层农行真是一筹莫展,费九牛二虎之力难保支付与结算,邮政汇兑支出及现金供应不能保证,本在情理之中,但谁能理解?

  负效应浅析

  邮政储蓄业务取之于农民不能用之于农民,取之于农村不能用之于农村,致使农村资金硬性分流一股出往,造成当地资金供需矛盾.加之多数邮政机构及邮电职工未完成邮储任务将部分储蓄奖金及高额手续费送给储户,变相进步了邮储利率,破坏了各专业银行与邮政储蓄在同等利率条件下相互竞争的环境,影响很坏。

  邮政汇兑往来长期由农行垫付资金产生以下几方面的负效应。

  其一,不利于农行匡算资金头寸,增加了信贷资金营运计划执行的难度。农行在编制计划时没有(也很难)考虑到垫付邮政汇兑资金这一因素,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邮政汇兑支付,银行营业所必须硬切一块资金留以备付,且须是农行的现金或在人行存款。按常规讲,农行不替任何单位垫款是结算的基本原则,但邮电部门特殊,常是“赤字帐户”,在数额不大的情况下,农行是可以承受的,长期以往也承受下来了,但在数量日益增大,在农行实行企业化的今天,此“义务”就难尽了。

  其二,造成现金投放失控。专业银行现金投放、回笼必须按季分月向人民银行报送用现计划,接受人行年度货币发行计划的控制,但邮电部门在农行营业所提取现金无计划无控制,要多少得给多少,导致农行货币投放计划突破,产生并增大执行用现计划的盲目性,影响自营业务的发展。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