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干部如何在工作中提升就业竞争力
学生干部如何在工作中提升就业竞争力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学生干部应该在学生工作中争取全面发展自己,认清就业形势,从自身出发,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完善自我,做好就业准备,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努力提高个人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楼锡锦,周树红,吴玉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49.
[2]陈澎.构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模式[J].科技广场,2007,4.
[3]张小.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4]阎大伟.试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和要素[J].青海社会科学,2007,11.
[5]沈超,郭鹏.如何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与问题
据国家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就连续八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3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8年610万、2010年631万,从详细数据观察,可见毕业生的人数程猛增趋势,八年累计3533万,而据教育权威部门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仅为35%,加之以往毕业还没有就业的学生,可谓形势异常严峻,如此庞大的基数已形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以往的毕业生还没有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之下,又一拨的人群又加之到来,紧缺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上更显得前仆后继。虽然许多的企业面临用工荒,但所提供的岗位都是普工岗位,整个社会都在鼓励大学生下基层,从基础干起,但这又与上学最终的初衷相违背,从而甚至形成了教育无用论的局面。以至于当前毕业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造成“毕业即失业”的现状。
二、学生干部所具备的素质及其两面性
大学生学生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是管理层面的需要,也是联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枢纽。他们的责任是服务同学,提高自己,奉献学校,因此也在工作中锻炼了领导才能,提升了综合素质。大学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包括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文修养素质。学生干部要做好社会工作必须先服众,而出色的人格魅力是与学生干部的工作才能相辅相成的。人文修养素质可在一定程度看出某人的精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神状态、个性气质、品德情趣、文化修养、生活习惯等。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朗的性格,开朗的性格有助于形成强烈的感染力与人格亲和力;谦和的态度;博大的胸怀:只有性怀宽广,才能宏量大度,才会有一种透骨的潇洒和大气;得体的礼仪等。
二是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干部对有效开展工作的又一重要因素。它包括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等方面。一个人如果兴趣狭窄,情感贫乏,意志薄弱,性格孤僻,缺乏主动精神和自主能力,人际关系不协调,是很难有大的作为的。相反,一个人有了广泛的兴趣,能使自己更加接近和了解同伴,更多地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增加和同伴的共同语言,从而有效地激起和培养群体成员的集体主义观念。丰富的情感是联络和沟通同学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增强学生干部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得到同学的信任和敬佩。坚定的意志就是要求干部要对工作中出现的挫折和干扰有坚强的自制力。
三是能力素质。学生干部要把性格各异,素质不同的同学组织起来,合理安排,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把他们的活动协调起来,团结互助,拧成一股绳,为共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保证决策的实现,这就需要学生干部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
不可否认学生干部要比其他人具备更强的领导素质、团队素质等,但是“上帝在为每个人打开一扇窗户的同时,也为他关闭了另一扇门”。得此失彼,没有一个绝对的完美的选择。收获了学习之外的知识,却很有可能在学习上留下很多遗憾。学生干部对于管理类职位可能具有优先权,但对于技术性职位则必定是侧重专业成绩。
每个人在社会扮演的角色不同,任何单位管理者毕竟是占少数。期望与现实是存在一定距离的,如果仅以培养综合素质及实现自己的某种期望而去看中“学生官”,那只能是盲从。总之,提高自身素质应该量力而为,求真务实才是最实用的选择。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试想,世界上哪个人没有缺点;社会中哪一项工作是靠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也没有哪一个人是全才、通才。正因为个人各有特点,社会才会有不同的岗位,工作需要通力协作。在工作越加分工明确,越加详细的未来,社会更需要那些具有专长的人才,而非形似通才的人才。鱼与熊掌不可兼的这是众所周知道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身特点。结合自身特点,挖掘专长才会在就业中取得优势。选择不同锻炼与学习方式,因人而异。
三、影响毕业生就业的自身因素
从精英教育阶段,到如今的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由精英教育阶段的“天之骄子”变为了大众化教育的“普通老百姓”。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大学生被推向了市场化就业的轨道,公平地参与社会就业竞争。当大学生就业纳入市场化就业轨道中,就业竞争就不可避免,而更多的自身因素也在求职过程暴露出来。
1.知识转化率较低
大学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可以说,大学生在市场中与其他群体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岗位,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但是对大多学生来说,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相对于用人单位提出的“学历+经历”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专业优势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当他们在职场上与其他已经具备工作经验的群体竞争时,遭遇了被淘汰的困境。
2.素质以及能力不足
多数用人单位都希望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如敬业精神、诚信品质、责任意识,在参加工作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需要。但是,在就业过程中,诚信问题——违约现象屡见不鲜。而在实际能力方面,不少大学生也同时存在知识面比较窄、实践能力不强、适应力较差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3. 就业心理偏差 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擅长交际、性格活泼已成为就业中的一个重要砝码,而据人民日报报道,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就业时有60%的人存在沟通障碍,性格内向,不知道怎么推销自我,存在较多的就业心理问题,集中表现为:焦虑、从众、依赖、自卑、嫉妒、攀比等。就业心理偏差也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较弱的主要表现之一。
四、学生干部就业竞争优势及提升对策
在今年就业过程中,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明显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尤其是在企事业单位实习过的学生。暨大学生参加学生活动、社会实践比较多,在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得到很好锻炼,组织管理能力、社会视野、对社会接触程度都比较好,应付各种复杂环境的能力也较高。更有甚者说:“学生会的主要干部从来没愁过找工作。”
学生干部大多品学兼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有容易胜任领导交付的任务。但就业需要实现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角色转变,因此需要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相符合。
1.职业生涯规划:保持生涯觉察,掌握自我认知、外部认知、生涯决策和生涯行动的方法,澄清和确定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并制定和执行有针对性的行动计划去填补自己和职业目标之间的差距。
2.专业能力提升: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掌握和提升自己目前和未来职业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证书、专业经验和专业素养。
3.胜任素质提升:提高职场所需通用素质和可迁移技能以提升自己的职场适应能力。胜任素质包括:1)态度:责任心、主动性、敬业精神;2)认知:学习、创新、元认知;3)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影响力;4)行动:执行、解决问题、卓越绩效。提升胜任素质的途径:社团活动、学生干部、志愿者、兼职实习、各类大赛、课题/项目、社会实践等。
4.职场人脉建设:建立稳定、独特、有竞争力的个人品牌,拓展并深入发展自己的职场人脉网络,并能在需要的时候积极寻求各种帮助。职场人脉包括:职场贵人、职场知己、同学人脉、同乡人脉、同行人脉等。
5.积极心理调适:建设积极的心理能量,掌握管理负面心理和调适心理状态的方法,保持自信和积极心态。对于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自信、承压、抗挫和心理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