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贫困的成因及对策
大学生心理贫困的成因及对策
一、大学生心理贫困原因浅析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形成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种原因又相互作用、交互影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生活的压力。这是大学生心理贫困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首先,由于绝大多数大学设在大中城市,有较浓厚的城市色彩,贫困大学生要适应大学生活,就要逐渐养成城市的生活习惯,而这些习惯的养成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这对于那些只限于吃饱穿暖、艺术修养水平较低的贫困大学生来说,是相对困难的。其次,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每年上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往往是靠亲友筹措、社会资助、助学贷款等途径来维系的。因此他们长期处于有形的巨大经济压力中,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将自我封闭起来,造成心理脆弱、敏感、焦虑等不良心理体验。
2、与同辈人相比产生的压力。不少贫困生来自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许多地方的农村学校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在这些学校中往往只是一句空话,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容易导致"心理贫困"。同时,作为中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而又思维活跃的群体,贫困大学生有着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强烈的交往需要,他们渴望理解、期待沟通、追求友谊、甚至也尝试恋爱,希望过着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然而由于整日忙于为生活、学习奔波,他们既无经济实力、也无时间精力更多地进行人际交往、享受大学生活。这样,贫困生相形见绌,自感寒酸,自卑心理油然而生。
3、社会文化负面因素所产生的压力。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贫困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
4、助贫方式不当造成的压力。对贫困生的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
5、就业压力。市场经济的建立,竞争机制的引入,大学生不再由国家统包统分,他们必须进入人才市场,实行双向选择。在新旧体制转型期,由于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现实明白地告诉他们,大学毕业就等于"捧到""铁饭碗"的美好生活已成为历史,职业稳定感荡然无存,而找不到工作就意味着艰难投资四年的希望将成为泡影。贫困大学生依赖不了父母,而且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等方面也有不足之处。他们认同竞争,赞成双向选择,但又担心机会不均,找不到合乎心意的工作,因而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出现了复杂的心理矛盾。
6、家庭期望的压力。 大学期间,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无疑是沉重的,作为贫困生,他们上大学极不容易,他们被倾注了父母甚至全村父老乡亲的厚望,因而生怕自己学不好,无颜见"江东父老"。在这种压力的作用下,一旦受到挫折便会为此焦虑不安,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甚至绝望而演变成心理疾病。
二、解除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对策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大量事实表明,一个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很难在其它方面得到顺利发展。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他们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可以得到及时的调节。但是,有一部分心理素质偏低的贫困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单靠自己的力量难以调节改善,持续下去便会发展成为重度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1、加大经济扶贫力度。物质决定意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困难所造成的。因此,要解决学生心理贫困问题,首先要解决其经济贫困问题。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资助体系,扩大和完善高校学生贷学金管理制度,增加贷款数量,放宽贷款对象和类别限制,建立并完善借贷还贷的相应法规,提高学生贷学金的使用效益;积极拓宽勤工助学途径,力争创造更多的校内外勤工助学机会;进一步规范勤工助学和资助活动,实行真正的学分制、鼓励贫困生发愤学习,允许一部分优秀学生提前毕业;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建立各种"爱心基金"或保障基金,充分发挥政府和学校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动员社会团体和个人捐款资助贫困生。同时,必须注意帮助贫困生的方式方法,尽量维护其隐私和自尊,使他们在一个相对自然、轻松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2、强化思想教育工作。贫困生的生活体验,常常使他们陷入对物质利益的狭隘理解之中,将自己物质上的贫困看得过重,并用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受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观念的影响,加上贫困生因为缺钱"处处碰壁"之后,极易形成"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只有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深刻认识人生的价值,树立远大理想,才不至于成为金钱的奴隶,真正做到"人穷志不短"。指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教其学会用本质的、发展的眼光洞察社会和人生,以积极的态度自觉地驾驭自己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直面困难和挫折,把握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同时,要大力加强对贫困生的艰苦奋斗、立志成才的教育,尤其要通过树立和宣传逆境成才的典型来激励贫困生,使其自觉克服自卑感和"等、靠、要"思想,激发自信自强自立的动力,顺利完成学业。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校应以促进贫困生健康人格发展为主线,从认知过程、情绪调控和行为训练三个维度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活动,使贫困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信心得到增强,改善情绪调控能力,及时排除成长中的一些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可以经过调查研究,全面准确掌握贫困生的各方面情况,并且为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少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则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如通过个别性心理咨询,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他们进行改善人际关系的尝试,指导他们调控情绪以降低心理焦虑水平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团体行为训练来解决贫困生中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碍问题。学校对贫困大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某种群体特殊性不应加以放大或渲染,以避免伤害贫困生的自尊。
4、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同时还是一个使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向社会化过渡的重要环境。在大学里,即使是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相异的大学生,都会受到同样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如果一所大学倡导和建立一种求真求善、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那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因此,学校要重视营造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宏观环境。同时,更要注重班级、寝室和同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学会等小群体的建设。这方面的工作往往因为过于琐细而得不到注意,也因为难以用某种显性指标来衡量效果而容易被忽视。其实,这些小环境对学生的作用是最直接,影响最深刻,而且是潜移默化的。尤其是这种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重视班级和寝室等微观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作用,在这些小群体、小环境里营造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从而调适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情绪,降低他们的抑郁性和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此外,老师和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做到决不歧视贫困生,当他们取得一定的成绩时,要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以帮助其树立信心。
5、进行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心理调适对学生心理贫困的预防和缓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调适包括以下内容:(1)正确评价自我,建立独立的自信心。大学生要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在此基础上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建立真正坚实的自信心,摆脱外界影响。当遇到矛盾冲突时,能独立地面对现实;(2)控制情绪,乐于交往。稳定而良好的情绪状态,使人轻松、安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与信心,相反,则会导致心理失衡。因此,要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就必须学会对情绪的自我控制,防止无克制的发作,努力保持良好的心境;(3)运用正确的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一个人遭受挫折或困难时,采取在心理上改变现实和自己的处境,以减轻痛苦,求得自我安慰的应付挫折的方式。心理防卫机制在行为表现上,因挫折的性质和个体经验以及性格不同,而有多种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常用的机制有:文饰作用、投射作用、压抑作用、幻想作用、反射作用和替代作用等。
6、在实践中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人格心理学的观点看,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它决定一个人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无能时,就不指望成功,表现在行动上就没有远大抱负,缺乏自信心,把行动目标定得很低,既不去努力奋斗,也无勇气去与人竞争;相反,如果他相信自己会成功,则能产生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向预定目标接近。因此,贫困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要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远不止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的尊严和信心。因此,高校不仅应积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广泛的勤工助学的渠道,而且应对此予以精神上的激励。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越来越成为高校关注的热点,在对其成因和对策的研究的基础上,重在落实,真正使大学生的心理得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