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调查分析 第2页
现代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消费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上流通的产品也日益琳琅满目,这为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主要表现在扩大了消费方式、拓展了消费空间,如:手机增强了沟通的时效性,网上购物拓展了空间性。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发生的巨大变化,大大刺激了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期望。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的消费。⑥通俗的讲也就是,人们的消费由以前的物质消费变成了精神消费,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保守的消费理念越来越被排斥,受社会大众的影响,女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也有所变化。大学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地和扩散地,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更是具有开放性、个性化和独立性。大学时代是人生重大转折和迅速转型时期。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因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而表现出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和暗示的特征,社会上许多不良消费因素正在慢慢入侵校园。女大学生所特有的一些心理特点,使得女大学生的思想和消费受到了很深的影响,再加上一些时尚刊物片面报道一些高消费和享乐的主题,使大学生作出了错误的消费导向,对高消费和品牌追求越来越高,进而使得校园享乐主义思想观念的滋长。这使得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为快捷,同时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个性化的表现形式,这是大学生消费多元化的社会根源。于是我们的女大学生也成了学校周边地区开设的众多餐厅、KTV、咖啡馆、网吧和桌球室等地的“忠实消费者”。
(三)个性心理因素自身的消费观念和自控能力的影响:
个性是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固定的心理特征。社会的每个人都会受自己所处环境的熏陶,逐渐形成一定的性格、气质和能力,形成一定的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倾向性。当代大学生从整体上讲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和创伤,他们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的议论,她们只强调个性化,忠于自己的心理感受,容易盲目消费、超前消费及品牌消费。此外不同的个性心理往往导致不同类型的消费倾向,如性格活泼的学生脾气暴躁、处事冲动,往往容易盲目消费;而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般在消费时会比较理性;女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许多同学都是上了大学才开始独立生活的,没有理财的观念和经验。许多家长希望只子女专心学习,家庭的经济问题从来不要求她们操心和分忧。故而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之不易,无法体会父母挣钱的辛苦。上大学后远离家长进行独立生活,不会有计划地开支,每当钱花完了,就利用各种理由伸手向家里要。受不正确的消费观的误导,我们的女大学生以为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就该最大限度的去享受人生。艰苦朴素和勤奋努力的精神已不需要,节约和简扑不再是一种美德,而被她们视为“老土”和“落伍”的象征。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她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无法理解和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只想着满足自己的需求,只要自己开心就好。加上周围同学的影响下,因为群体压力的存在,许多大学生为了表现自己的“不落伍”,希望与其他同学步调一致,致使她们形成一种普遍的从众心理。容易出现虚荣消费和情绪化消费的现象。
(四)同龄群体影响因素人生观、消费多元化和学校周边消费场所的影响:
同龄群体是指处于某一年龄阶段或年龄组的人组成的人群集合体,在同龄群体中,年龄上的界限是模糊的。它主要有四个特点:自发性、随意性、流动性和领袖人物的自然性。在校的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同学、朋友,他们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虽然不稳定,但却具有短期的时效性。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照系。首先是因为同龄群体的活动不是由父母或老师为他们安排的,大学生可以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参与或中断,这也是大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如:现在在大学生中流行染发,和烫发,有些同学看着自己周围的同学都染发、烫发了,即不需要征求父母、老师的同意,又可以彰显自己的个性,于是很多同学都跟着染发、烫发。其次,就是大学生在同龄群体中接受着大量亚文化的影响。在这个彰显个性的时代,同龄同学或朋友在一起时大家完全不必考虑任何外在因素,她们只讨论自己喜欢的话题,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且同龄人之间更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如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兴趣爱好、对着装发型的看法等。因此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五、针对当代女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建议(一)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据调查显示,我们的同学中只有23%的同学有消费预算的习惯,55%的同学每月生活没有盈余。可见,当代女大学生的理财观念淡薄。理财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必须具备的一种生存能力。作为一名当代的女大学生,我们中绝大多数同学消费来源还是主要依靠父母,很多同学都没有打工的经验,自然也无法体会父母挣钱的辛苦和不容易。有钱就花,没了就要,没有理财的意识。尤其是每次到了学期木时,我们的很多同学都会出现“经济危机”,个个窘迫不已,更有甚者,连回家的路费都要向其他同学借。根本不想假如有一天,父母不能再为我们提供了,我们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呢?所以,我们要学会计划着花钱,分清什么是必须买的,什么是可买可不买的,重要的是钱要花在点子上。不能有钱就花,没了就要,这是对父母,对自己的将来不负责任的错误态度。我们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日常消费上量力而行。
(二)倡导自立消费
我们的女大学生96%的同学生活费都是靠父母供给。大部分同学都没有打工或勤工俭学的经历,只有26%的同学有渴望独立的意识。当代的女大学生已站在社会的前沿,一方面,她们想要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伸手向父母要钱,处在了想要独立又不得不依赖父母的尴尬境地。同时,家庭的价值观念对子女的消费观念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不是父母一味的“保护”和“无私奉献”,女大学生也不至于自立意识这么差,总是依靠父母来生活,进而变成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要自己树立良好的自立和竞争意识,要对自己的人生做长远的打算,不要总是等、靠、要。其实,大学期间我们有很多可以用来自己支配的时间,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找一份勤工俭学或兼职的工作来做做,即解决了我们的经济问题又增加了我们的社会经验,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这对父母对自己不都是一件好事吗,我们又何乐而不为那?我应该充分的利用四年的大学时光,努力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尽自己全力多学一些专业知识或技能,这样等到毕业时我才可以用夯实的知识装备去面对激烈的竞争。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竞争意识当前的社会要求有知识、有综合能力素质的人才。作为一名女大学生必须树立良好的学习和竞争意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为自己的将来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调查显示,当代我们的女大学生的学习费用远不及买衣服和生活用品的费用。现在的社会是学习型社会,社会的变化速度是日盛一日,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来武装自己,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女大学生本来就被看做是“弱势群体”,在找工作时女生总是处于劣势,所以我们的女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还应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判断意识,为进一步适应社会和将来的发展铺平道路。我们要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不能在吃、穿、用等表层物质东西上盲目攀比,而是要在学习、工作、交际等方面比,父母送我们到学校主要是为了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当你在课堂听MP3时,当你旷课逃学时,当你再次张口向家长要钱时,你又是否在心里内疚过,是否考虑过背后父母的期望和辛劳呢,又是否衡量过在学习投入上可以带来的更大的有效价值呢?所以为了避免短暂的快乐后却换回更多的不安和后悔,我还是好好的珍惜我们这有限的四年大学生活吧!
(四)提倡科学适度消费大学生应树立科学适度的消费观。这次调查显示,我们的大多数同学消费水平都在同一范围里。本人就在想难道真的是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实施的好,我们的城乡差距一下子变小?我想这和当代女大学生盲目的攀比和虚荣心里有一定的关系吧?父母在物质上给予我们绝对的支持和理解,为的是我们能静心的好好学习。可扪心自问我们有都做了些什么那?尤其是我们那些从农村来的女大学生,好不容易辛辛苦苦从落后贫穷的地方爬出来了,面对繁华的都市生活,很快就忘了自己身上所担负的期望和责任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觉得大城市什么都是好的,什么都想占为己有,看别人买什么自己就买什么,看别人用什么自己也要用什么,为的只是满足那可怜的虚荣心快速的融入这个“花花世界”。最后等四年的大学生活结束时,我们悲哀的发现,我们有的女大学生除了学会了如何打扮自己,追求前卫的流行和时尚,对于专业知识却知之甚少。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我们的女大学生更需要懂得如何去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这些。有一个好的消费心理会使我们终身受益:消费科学适度更要理智,要注意节俭要会花钱;不要自不量力更不要盲目跟风,不要大手大脚更不要盲目攀比,应该用这难得的资源去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不是让背着父母去追求原本不属于你的奢华。从表层看,消费作为一种个人行为,不应该受到他人的指责,但从深层的意义上说,正确的消费心理、消费理念及消费行为是社会文明也是一个人个人修养和素质的体现。女大学生应实事求是地根据学习、生活和文化娱乐的实际情况明确消费标准,关键是把握一个“度”,要量力而行,不脱离自己的经济实际情况。
结 语当代女大学生的消费种类日益增多,消费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女大学生正朝着追求现实、重视自我、要求个人和社会并重、以自我为中心的大道迈进。女大学生的消费趋势发展更趋精神化,要求更高。各种消费与她们们的生活日益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女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她们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女大学生站在先进文化的最前端,容易接触到、也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消费观念也比较超前,消费观念变化比较快,比如对网上购物容易接受,对“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的新兴消费方式也较容易接受。她们已成为引导消费潮流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关注女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女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注 释:① 胡娟.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297-298.
② 周裕新.现代女性心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113
③胡正荣著. 传播学总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34页第一段。
④祁XU民、苏扬、李青著. 广告美学:原理与案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76页第八段。
⑤郭庆光著. 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88页第一段。
⑥ 同上。
参考文献:[1]罗子明著.消费者心理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2]喻国华、何同善、周雪晴主编.消费心理学[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 杨中芳著.广告的心理学原理•说服的精髓》,光明日报出版社.
[4]张进辅主编.现代青年心理学[M].重庆出版社,2002.
[5]余小梅著. 广告心理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7]江林主编. 消费者行为学[M].商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8]倪宁编著. 广告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9]王健著.广告创意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黄希庭著. 心理学导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11]赵富才: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其社会心理特点[J].聊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12]韩璐:当代大学生畸形消费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3]邓演平等:大学生日常消费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5.
[14]董小苹:大学生消费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势[J].当代青年研究,2006.
[15]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