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儿童教育方式
少儿教育是件严肃、认真和非常重要的事,是家长、学校及各方面组成的系统体系。如何教育好下一代?采用什么方式比较有效?我作为一名少儿家长,结合自身感受,总结以下几点心得:
1、首先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循序引导,寓传统美德于少儿身边生活细微之小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动文化教育的熏陶。比如:教育孩子分辨人之好坏,可在电视或现实中遇到坏人坏事时,给孩子讲讲“人之初,性本善”的哲理,并将其中含义用简单的白话方式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在懵懂中意识到人之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后来从不好的小事做起,慢慢积累多了就变成坏人了。从而进一步引导孩子分辨哪些是该做的好事,哪些是不该做的坏事。
2、采用耐心与宽容相结合的方式。孩子小,毕竟还不懂事,这对家长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家宝贝今年不到四岁,平时在家有点任性,可作为家长要忙工作和做家务,对孩子的任性有时会发脾气,但在读过一本儿童教育专家的著作后,我才深刻的意识到对孩子性格要仔细认知,分析其任性的根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宽容其利,纠正其弊。并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在日积月累中慢慢向好的方面发展。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3、因势利导,区别对待。孩子的性格千差万别,因此对孩子一定要因势利导,比如对内向的儿童,作为家长要尽量带孩子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接触外界的人和物,拓展孩子的思维意识,活跃孩子的大脑情趣。只有却别对待,才能让孩子长成不同的人才。
4、要采用以学校为主,家庭为辅的方式。孩子自上幼儿园起,就意味着今后二十多年要在学校里与老师、同学经常在一起学习生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老师往往扮演着孩子半个父母的角色。老师为人师表,自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学校和老师要真正担负起对孩子教育的重担,这是千万家长的希望,也是千万孩子长大成人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关键保障。而家庭是孩子衣食暖饱的根基,因此家庭也极为重要。只有学校和家庭相辅相成,才能塑造出孩子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有用之人。
老师是孩子心中的明灯,父母是孩子心中的港湾!教育好孩子,是老师和家长的期望,也是老师和父母理所当然应承担之重任。教育好孩子,请老师和父母现在即刻就开始行动吧。以上是我作为一个孩子母亲的切身感受,不到之处,还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