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高校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探究

微博在高校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探究
2008.05.12,14时28分04秒,我国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twitter用户网友在14时35分33秒既已在线披露该震撼性消息。2010.12.24,微博客获得南方周刊年度人物称号。前不久日本东海岸大地震,3天内仅在新浪微博上就有二千多万条相关内容……再加上频频出现的政府机构及高层官员开微博,微博客异军突起,发展迅猛。作为一种使用更方便、表达更自由的新型信息交流工具,微博已无处不在,尤其是在高校这种知识密集型群体中更受青睐。微博也确实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研究如何把微博引入高校日常工作当中符合信息化时代对高校管理者的要求。本文着重探讨微博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工具在高校围绕学生开展的各项工作中的创新应用,以期能为将来的具体实践运用中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微博的起源、发展与功能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1]。

  (一)起源与发展

   2006年博客之父Evan Williams推出twitter网,为用户提供通过手机或在线向个人及特定网站群发布个人最新信息,开始了微博纪元。twitter的英文原意是小鸟叫声,寓为每个人用微小的只言片语来释放内心的表达欲和分享欲。

  2007.05,国内市场上饭否网率先建立,用户可以在自己的页面上发布140字以内的信息及上传图片。这是国内微博最初雏形。但由于违反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2009年7开始饭否网无法登录,7月22号叽歪、嘀咕等早期的迷你形微博客相继关闭。随后在2009.8.14,新浪微博开始内侧,命名为“围脖”。9.25正式添加@、私信、评论及转发等功能,即形成了我们现在正使用的微博形式。2010.02.01,人民微博对外测试,2010.04.01,腾讯微博对外测试,各大门户网站开始登上微博舞台,成为推广微博的主力军。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微博在国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据新浪《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截至2010年底,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帐户将突破6500万个,在2011、2012、2013年底分别有望突破1.5亿、2.8亿、4.6亿。微博客已成为继腾讯QQ之后又一大互联网新兴群体,并大有赶超取代QQ之势[2]。

  (二)功能特点

   1、即时通信功能(IM)

  即时通信,即用户可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即时发送和接受信息。与其他网络通信产品相比,微博特有的@功能在理论上可以使用户不受限制地与其想要对话的任何其他微博用户进行对话。可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组合方式,而我们比较熟悉的QQ只能实现好友一对一和组群多对多的形式。例如在微博上操作:A:@B@C@D@E……后,用户B、C、D、E……等均能接收到用户A发出的信息[3]。

  

  QQ仅限于熟人圈的交流,而微博却能兼具熟人和非熟人圈。微博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方式,拓宽了交流渠道。微博几乎让不同阶层人之间处于零距离接触,同时与其他IM产品相比,微博避免了用户面临接到信息要马上回复的压力,保持了微妙的距离感,从这一点来看,微博具有其他产品所不具有的优势。

  2、信息发布与共享

  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客户端或直接web、wap网页登录以及用手机彩短信,随时随地发布个人或身边发生的一切及上传照片,并供其他用户评论、转发。信息通过@、转发、评论等形式在不同用户之间传播、共享。这几乎是一个全开放的过程,从理论上来说,你所发布的信息将能完全呈现在微博网站上,并实时播报,只要是同类微博用户均可自由获得。

  

  用户之间还可通过“关注”与“被关注”形成信息交互,而且字数在140字左右的限定使信息内容简捷易懂,并可在内容后附带图片、音乐、视频等,使信息更具感官性,更吸引人,便于传播。有研究称,70%的突发性事件的传播都始于微博。通过多对一的即时报道,微博可以让社会上任何一点最新发生的事情迅速展现于世人面前。

  

  微博不仅具有传统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还具有参与性、内容简捷、操作多样性等特性。微博在高校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也正是基于上述的各种功能特性展开的。

   二、微博在高校中的可应用范围

   如今高校园内随处可见同学们拿着手机在微博上随时发布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微博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一种日常生活,一种习惯。针对微博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我们认为微博在高校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种广阔前景不仅表现在用户数量的增加及覆盖度提高上,更主要的是微博在高校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等方面的运用。我们认为微博将在三个方面发挥巨大作用:㈠促进交流,增进师生情感;㈡教学模式创新;㈢日常管理工作创新。

   (一)促进交流,增进师生情感

   随着互联网技术纯属、机制完善,以及网络在高校的普及,网络成为师生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微博作为网络新生宠儿以其特有的吸引力,将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通过调查发现,校园内已使用和有意使用微博的比重已近80%,并有继续增长趋势。

  

  图1高校师生使用微博比例

  现在学校一般都要求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要向学生公布个人的工作电话及电子信箱,以便学生联系老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这项要求的初衷也是希望能借此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但现实效果并不理想。很少有学生愿意给老师打电话,发邮件的也不多。学生与老师的接触只是每星期的几节课上,而且由于要完成教学任务,老师要讲课,学生愿意听的听点,不愿听的都玩自己的去了,上完课老师又都匆匆离去,很少有相互交流的机会与时间。师生之间表现的很陌生,甚至是冷漠,陷入了严重的交流不畅的境地。

  微博可以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这里是完全开放的、自由的,谈论的话题可以不受限制,喜欢什么就可以说什么(当然要合法),不会像课堂上,仅限于教学内容,显得很枯燥。而且在微博上身份完全平等,消除了日常中老师高高在上的形象,甚至学生还会感觉到在微博上的受欢迎程度(比如粉丝数量,微博被评论、转发量等)比老师的要高,增强了自信,摆脱了许多束缚,从而在对话过程中敢于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见。微博上提供了很多热门的话题,也可以自己创建话题表达个人观点、感悟等,通过这个过程师生可以相互发现对方的兴趣所在,甚至对性格、价值观、人生观等隐性的东西都能有所了解,这些是在课堂上很难得到的。本文作者之一就曾就中美关系问题与学校的一位领导老师在微博上展开过谈论,而且还吸引不少同学的关注,纷纷跟帖。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感觉非常美妙。微博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又保持了微妙的距离感。双方都掌握了充分的自主权,不像博客,距离感较远,而此前同样用于交流的QQ则又太近,因其特定的即时对话框,造成双方面临着接到信息必需尽快回复的压力[4]。微博使原本似乎遥不可及的变成了触手可及,使学生从一个被动地从老师处接受信息者转变成一个可以与老师相互自由交换信息者。这一交互性的身份的转变则把师生关系推向为朋友关系,极大地增进了师生感情。

   (二)微博在教学模式创新中的运用

   1、拓宽教学方式,激发学习热情

  传统教学是一种预定式过程,即学校集中规划教学内容,教师课前备课,授教过程是按部就班地以既定内容进行的。这种模式的缺点是授课像是在完成例行公事,老师是在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学习热情。它限制了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自由空间,也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之外的知识、信息也难以穿插到教学中来。通过引入微博平台可以使师生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拓展,课前老师可通过微博介绍相关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个开拓性的指引(有点像预习),亦可在课后对不易理解的或在课堂上未能解决的部分内容在微博上进行再讨论、探索。这个过程促使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向对话与协商式教学转变,使学生从源头就参与到整个教学中来,激发学习热情,自发学习、渴望学习、热爱学习[5]。

  2、教学资源共享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能从老师处得到的教学资源大多仅限于老师制作的ppt课件,而且需要借助外在移动存储介质来转移到个人电脑上,效率较低[6]。通过微博提供的信息共享平台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相关网页将教学资源(如课外导学资料、习题答案等)发送给特定的学生,也可以保存在特定的网站通过发送链接供学生下载。虽然微博只有140字,但其外部链接的兼容性却能让用户在短小简捷的信息后添加完整信息的超链接,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另外,由于网络世界庞杂,各种信息资源呈爆炸式分布,往往个人收集到的信息并不是立刻想要的,想要的又不能立刻得到,而且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总是有限的,无法搜寻到足够的有用资源。微博提供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能使个人搜寻成果群体化。这样每个人享受的资源都不再仅仅局限于自身所能达到的范围,大大拓宽了资源的获得途径。

  3、组建师生微博群,构建虚拟课堂,实现“微博学习”

  这个群体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的虚拟活动空间,是作为现实课堂补充的第二课堂。老师在其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师长,担负着主导群内讨论主题,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又是群成员,要积极参加群内活动,发表意见,参与讨论,还可以进行教学反思、经验交流、思想表达。学生的任务是及时进行讨论、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等。而且作为开放式的平台,可以吸引群外个体参与及与其他群体随意互联,这样就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状学习群体,集思广益,使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7]。

  此前博客也应用于类似的教学工作中,主要形式是教学叙事、教育反思。但博客对文笔要求较高,且均为长篇大论,不利读者消化吸收。笔者时常进一些专家学者的博客,阅读学习,但感觉很艰难。叙述性的文字太多,须在电脑前长时间浏览,疲惫不堪,且缺乏互动性,无法及时沟通交流所学心得体会。而微博对写作能力却没有较高要求,在语言上也不需精心雕琢,这种只言片语的“语录”式的即时表达非常符合年轻学生的口味。

  “微博学习”还能满足学生的泛在学习——无处不学习,无时不学习的要求。微博的操作多样性与便捷性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不受环境条件限制进行学习。

   (三)微博促使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创新

   2011年2月25日,高校校办微博建设与管理研讨会在重庆大学召开,十多所著名高校及教育部、企业等相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在此之前已有近百所高校开通官方微博或招办微博,其中不乏为重点、名牌高校。许多高校微博一经推出即吸引大量粉丝关注。2010年11月19日,清华等高校进行的“2011年高水平大学合作开展自主选拔签约仪式”,以及2010年11月21日北大等召开的有关联考新闻发布会,就在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开设的微博上进行文字直播,吸引了大批粉丝跟踪关注,使未到场的人们也能获得第一手讯息。校建微博已提上日程,高校管理或许进入微博时代。

  从信息传递角度看,传统的高校管理是上传下达式的单向结构,信息由上至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校的各项政策,没有建议权,更没有参与权,这与当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不相符。作为被管理者,很多学生都十分关心学校的各项日常活动,渴望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而且要求学生参与到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8]。

  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产物,大多学校都有自己的门户网站或主流论坛,虽然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的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与校门户网站、论坛等相比微博有着巨大的优势。学校门户网站几乎是一个静态站点,响应速度慢,缺乏互动,没有多少现实效果,而微博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快速、互动。论坛在传播方式上只是一对多,缺少自由性,微博却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组合形式,加上微博的“个体性”(一个微博账号对应一个现实社会个体)和“临场性”(便捷、跟随),给用户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作者就曾利用微博与学校一位领导老师取得联系,很好地解决了一桩校园网络建设问题。当然,我们并不是以此来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鼓励学生打小报告,也并不打算能让学生通过微博参与到具体工作中,这并不现实,但起码学生对学校新出台的一些政策或工作活动进行讨论,提一些相关建议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学校的大多工作是面向学生的,如果不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将面临很大的阻力。所以通过微博打造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平台,让学校更多地了解学生的诉求,使出台的各项政策更具可行性。我们认为这是微博对校内工作最重要的部分。

   三、微博在高校中的使用现状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校中微博主要用户为学生,有70%的学生拥有微博,但老师偏少,只有45%,而且活跃度较小。   

  图2学生开通微博比例   

  图3教师开通微博比例

  大学生课程轻松、时间充裕,网络在日常生活中很广泛,学生对新生事物兴趣大,接受能力强,而老师有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对微博这种新生代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而且微博上信息更新速度快,只有长时间的跟踪、关注才能对微博有足够的了解,这就要求上网时间要足够多,在这一点上很多老师是无法满足的。这正好与调查中发现拥有微博的老师多是青年和行政体系内坐办公室、没有多少教学科研任务的相佐。老师用户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微博在师生交流、开展微博教学上的使用,但随着教师队伍的新老更替及微博在更大范围上的普及,这一问题将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多年前谁能想到现在老师上课要首先把电子邮箱给学生呢,现在我们则完全可以料想未来老师在上课时首先告诉学生的将是微博账号。

  在内容选择上师生都对时政关注较多,反应了高校知识密集型群体的特点。但在老师较为关注的经济方面,学生们似乎没有同样高的兴趣

  

  图4教师关注微博内容分类比例

  

  图5学生关注微博内容分类比例

  我们认为这跟学生、老师的生活与知识层面不同有关。学生大多在经济上尚未独立,经济变动对其没有多少影响,所以没有太多的关注意识。而且涉及经济方面要有较高的相关知识水平,现在的大学生大多还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学生关注最多的是娱乐方面的,这符合学生的年轻心态。但是如果老师们总是弄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话题,而学生则弄一些娱乐八卦,这样的交流肯定不能持续长久。所以,找到师生共同的关注点,适当的引导是利用微博进行师生交流的关键。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