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方式的选择分析 第4页
一、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方法选择
针对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S公司主要采取直接传授的方式进行培训,具体形式包含讲授法、专题讲座法、研讨法等。
(一) 讲授法就是老师按照准备好的讲稿系统的向受训者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也是最基本的培训方法,可以全面、系统的传授知识,有利于大面积的培养人才。由于此种方法传授内容较多,受训者难以吸收、消化,且传授方式单一枯燥,受训者往往不能从中收获太多的知识,因此该方法目前主要用于岗位取证培训。
(二) 专题讲座法是针对某一个专题知识进行讲授的方法,形式灵活,主题突出,受训者容易理解。由于专题讨论针对性强,知识相对集中,因此主要用于专业技术发展方向、热点问题或法规知识方面的培训。
(三) 研讨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受训者围绕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主题进行交流的培训方法。研讨法可以使受训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由于该方法强调受训者积极参与,有利于受训者沟通、独立思考、评价判断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通过直接传授的方式进行培训,可以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可以说通过上述方法基本可以满足对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
二、 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选择
通过素质模型图我们可以发现在,对中层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与对基层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基本相同,中层管理人员比基层管理人员多了“判断能力”、“协调能力”二项能力,因此,二者所采用的培训方法有相同之处。
一方面,中层管理人员仍然可以采取直接传授的培训方法提高相应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中层管理者能力的要求虽然与基层管理者有相同之处,但对这些能力的要求水平显然是不同的。相对于基层管理人员侧重于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中层管理人员则更侧重对判断能力、指导能力、协调能力等反应领导能力的要求。因此,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应偏重要于专题讲座法及研讨法。
另一方面,除了可以采取上述介绍过培训方法,还可以采取案例法、管理者训练等方法,以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一) 案例法是一种信息双向交流的培训方式,它将知识传授和能力提高两者融合到一起。在实施过程中,针对某个特定的事件,向受训者展示真实性背景,提供大量背景材料,由受训者依据背景材料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受训者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法可以使受训者明白收集解决问题的情报并分析具体情况的重要性;明白相互倾听、相互商量的重要性。由于案例分析是在模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贴近现实情况,可以锻炼受训者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相互交流,可以完善受训者思维模式,提高表达能力、交流能力。
(二) 管理人员训练法,简称MTP法,它是产业界最普及的管理人员训练计划,它的目的是以最大范围的综合研究方式,学习基本管理知识,进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MTP法最早是由美国空军在第二战期间发展,1950年引进日本,后经日本产业界有系统的推广,为目前世界最普及、最有系统与内容的中级管理人员训练课程。目前日本产业界MTP参训人员超过100万人次,可以说,日本经济快速发展,MTP功不可没。虽然MTP法在世界上非常流行,但在我国内地却很少使用,这也从侧面反应出内地企业对培训的重视程度较低。论文网http://www.lwfree.com/
由于MTP法要求培训的时间较长,一般需要一周的时间,因此像S公司这样的企业建议在冬施期间安排受训者进行脱产训练。
三、 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选择
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可以包含两部分内容:现任高层管理人员和未来可能担任的高层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