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方式的选择分析 第2页
二、培训方式的选择
首先找出影响培训方式选择的各种因素,经研究调查发现这些因素包括培训目标、学员构成、工作条件4大方面。
1.目标参数——培训目标:
如果培训的目标只是为了令学员获取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那么自学由于易为成年学员所接受、操作方式简便、费用较低而成为首选方法,而内部网络借助计算机界面的丰富性与学习时间的灵活性优势在备选项中列第二位。讲授虽然因具有费用低、操作简便的特点一直作为这一目标的传统培训方式,但有关专家认为它在记忆力与注意力方面效果欠佳因此反不及案例、讨论等方式。
当培训目标是为了训练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个案研究由于其分析针对性特点列第一位;角色扮演由于实践性强列第二位;讨论由于其学员参与度高的优点列第三位。
当培训目标是为了改变学员态度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目标时,由于需要借助人与人之间的实际交流来进行,因此具有信息传递单向性特征的培训方式如视听技术等通常不被使用。
2.条件参数:由学员构成、岗位可离度与工作压力三因素组成论文网http://www.lwfree.com/ 。
其一、学员构成:在目标参数条件既定的条件下,学员构成这一条件会通过学员的职务特征、技术心理成熟度与学员个性特征三方面来影响培训方式选择。
就学员的职务特征看,可分为低层操作型、中层管理型与高层管理型员工。低层操作型员工的培训多与日常事务性工作相关,往往通过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授课的方式对其进行新技术、新标准的培训,也常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员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中层管理者由于需对其进行协调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个案研究、讨论等实战性的方式较多被运用。由于中层管理者日常工作的不确定性较高,因此面向获取概念性知识的集中培训往往较少被使用;高层管理者由于工作的不确定性更大,且需作出企业发展的战略,因此研讨会方式尤其适合。另一方面因其对培训时间的灵活性与信息的速度与质量要求高,因此内部网络培训、自学也适合高层管理者的培训。
就学员的技术、心理特征看,可将学员分为成熟与非成熟两种类型。当学员的技术、心理都成熟时,已不愿轻易接受他人的观点,对事务有自己的分析与理解,对其采用灵活性差的培训方式就不符合其已成熟的心理特点,因此讲授、视听技术的方式运用效果较差。当学员的技术、心理不成熟时,采用讲授等灵活性差、但适合基本知识技能传授的方式可促使其尽快掌握基本的技术、适应企业的管理方式。如联想新员工培训班4天共设5个讲座,向新员工介绍了有关联想集团的发展史、未来的发展目标、行为理念及业务流程、各项制度等。
近年来一些专家经过研究认为,学员的个性特征也是影响培训方式选择的一大因素。库柏为此将学员分为4类:积极主动型、反思型、理论型、应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