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江豚社会实践报告 第7页

  石首市小河口镇的56份问卷(3份无效作废)中我们得知,与老洲岭村相似,这里的居民多数以种庄稼为生,文化程度偏低,只有少数人靠捕鱼取得收入。当地居民对捕鱼方面的信息了解的很少,有近80%的人根本不了解相关的法规及知识。即使是渔民也是一知半解。但他们都明显感觉到长江鱼类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江豚和白鳍豚的稀有。约有65%的居民曾见过江豚,但都已过去很久了。很多人并不知道江豚减少的原因。虽然大多数人赞同保护江豚,但很少有人愿意成为志愿者来真正为保护它出一份力,有很多人甚至连这方面的培训都不愿意参加,充分说明了人们保护濒危物种意识的淡薄。

  小河口镇杨苗村只收到两份问卷,人数过少,不足以说明问题,因此不用来做统计分析。

  从整个小河口镇的调查情况来看,这里的居民大多为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收入也参差不齐。虽然专业的渔民很少,其对捕鱼的法规和知识也知之甚少,但显示出了一定的共性。那就是很多人认识到现在江豚已经是长江珍惜濒危的物种,也支持保国家保护它,但极少有人愿意付出实际的举动。这其中潜在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充分说明了我国对珍惜濒危动物宣传及保护的力度不够,居民保护和行动意识的淡薄,甚至有人想保护也无从做起。

  从整个问卷调查看,大体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城镇地区,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都普遍较高。但被调查者的工作与长江基本无关,但毕竟靠近长江,有很多人听闻过江豚、白鳍豚等已经是濒危物种。不过有近一半的人表示从未见过江豚。城区的信息比较发达,法律体质较完善,很多人相信违法捕捞会受到法律制裁,也支持保护江豚的行为。但对于一些具体问题意见不一,如到底是在原地还是迁地保护比较有益。并且近半数人认为保护江豚要靠许多专业人员的救护,自己没有精力不太愿意参加相关培训。也只是精神上支持,行动上消极。

  第二:农村渔民,靠打渔为生,所以对江豚比较了解。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对捕鱼的法规和知识也知之甚少,很多人虽然认识到现在江豚已经是长江珍惜濒危的物种,也支持国家保护它们,但只有极少人愿意付出实际的举动。充分说明了国家在政策法规方面存在问题,不能调动当地村民保护江豚的积极性,没能很好的发动群众。

  第三:农村非打渔居民,文化程度不高,收入也参差不齐。很多人认识到现在江豚已经是长江珍惜濒危的物种,也支持国家保护它们,但极少有人愿意付出实际的举动。这其中潜在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充分说明了我国对珍惜濒危动物宣传及保护的不力,居民保护行动意识的淡薄,甚至有人想保护也无从做起。

  从整个问卷统计来看,44.5%的人认为近5年年长江鱼类资源越来越少,究其原因,21.7%的人认为是因为过度捕鱼,捕鱼的人太多,江豚的食物减少了;9.8%的人认为是电打鱼所造成的;13.6%的人认为是水污染所导致的。这说明过度的捕鱼、非法捕鱼、水污染和鱼类资源的减少是江豚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所以政府应该出台政策来杜绝这些情况,最重要的是人们要认识到这个问题,自觉地保护长江,这就需要大量的宣传。

  对于“哪些捕鱼工具和方法是法律或者法规不允许的”这个问题,10%的人认为是迷魂阵,其他选项很少有人选,但21.6%的人却不知道。而且只有34.6%的人认为江豚是长江中下游最珍稀濒危的动物这使得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宣传力度远远不够,人们的基本知识太过匮乏。

  根据问卷统计,有36.9%的人认为近三年江豚的数量越来越少,究其原因,更多的人认为是环境污染所导致的。17.7%的人认为现在长江江豚基本没有了,另外的42.4%的人则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状况。

  对于是否想成为保护江豚的志愿者这个问题,有50.2%的人基本不愿意,只有27.7%的人基本愿意,17.3%的人非常愿意。但当问到成为志愿者是想做哪些工作,有70%的人的回答是没有想过,不是很清楚;26%的人说不伤害它、保护它。这样笼统的回答让我们认识到大家对江豚的保护意识不够深刻,也许很多人也只是嘴上随便说说而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