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希望感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2)
希望作为一种重要的积极心理特质受到广泛的关注,希望是调节情绪和心理适应的重要心理机制。任俊在积极心理学中提到:“从大多数的文章和普通人的直觉来看,希望应该是一种情绪体验,一种在个体处于逆境或困境时能支撑个体坚持美好信念的特定情绪”[2]。张青方等人在希望理论的文章中提到:“希望是人们基于对美好状态或美好事物的预期和描绘而带来的一种自我提升或者一种从困境中自我释放的感觉,是一种个人感觉自己可胜任,可应对的能力感和心理上的满意度,一种人们对生活的目标感、意义感的体验以及对生活中充满无限的“可能性”的感觉”[3]。希望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学业成绩和社会适应都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希望对于儿童而言,更具有重要的作用。2006年 Ng Man-ching 博士(香港大学)首次以我国的中小学生为被试而进行了一项有关青少年儿童希望感的研究,由于他研究的重点是初中生,所有认为初中生的希望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相比较于男生来说有着较高的希望感水平。但这一观点和国外的研究有所不同,在查阅文献中发现,从1992 年以来,在斯奈德、Lopez和Shorey所做的一系列有关于希望感的研究中,对希望感性别差异的结论都是一致的,即都认为希望感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4]。斯奈德等人研究发现:“高希望特质的孩子,在希望特质量表上的得分与抑郁、焦虑、孤独等负性情绪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自尊等积极情绪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高希望特质的孩子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社会赞许行为,且希望得分与学业成绩有显著相关”[5]。Joseph等人对于希望、自尊以及积极归因方式对高中生在校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希望能够很好地预测学生一年后的学习成绩,希望水平高的学生具有更加积极的情绪体验”[6]。众多研究表明了个体的希望对于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况且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其希望与学习成绩之间应该会存在更多相关。因此,测评并培养学生的希望品质就成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并对于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虽然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不少,不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做探讨的研究较少,针对希望感的研究,大多数的研究都放在非留守儿童方面,例如,任俊在“儿童希望的培养——心理学意义上的分析” 中对儿童希望感的概念以及如何培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7]。这些研究中大多都是对一方面做单一的研究。有关于希望感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斯奈德在文章中表示,希望水平、动力思文和路径思文均与学业成绩呈显著相关,希望水平代表的是通常情况下,对一个目标做出有意识努力的倾向[8]。很少有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希望感进行详细研究,所以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出发,以农村中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并分析所得数据,通过学生不同的性别和年级,着重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希望感特点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以及希望的高低与 学习成绩有怎样的关系并存在什么样的影响,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培养正确的希望感并能更好地提高学习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被试的选取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周口市周边的农村小学、初中各一所,以小学的五、吹冰年级,初中的一、二年级为被试。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37份,其中剔除无效问卷和非留守儿童的问卷,获得有效问卷377份(有效回收率是62.8%)。样本中男生共187人,占49.6%;女生190人,占50.4%;其中小学五年级115人,占30.5%;吹冰年级115人,占30.5%;七年级81人,占21.5%;八年级66人,占17.5%。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县初中生体育兴趣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
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儿童对汉语...
家庭结构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及...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童文学素养现状及思考
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调...
家庭教育观对儿童成人化的影响研究
苏北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