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大学生好奇心与幸福感感恩的关系研究(2)
二、研究综述(一)感恩的研究综述1.感恩的界定感恩一词无法进行简单地分类,它常常作为一种情绪、态度、精神美德、习惯、品质特征或者一种应对方式而存在。这个词缘起于拉丁文“gratia”,意思是恩惠、善良、感激[1]。所有源于该拉丁文的衍生词均与善良、无私慷慨和乐于给予不求回报有关。尽管各种各样的生活实践会引发感恩,但感恩往往是因为事情带来的积极结果,而不太可能因为某种特定的故意而为之的行为。Bertocci 和Millard 将感恩定义为“在某个人的经历中一种能够意识到不求获得的感激的价值感的增加”,而Solomon则将感恩定义为个体对利益的评估以及对利益负责的判断。这种利益、赠与和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非物质的,如情绪和精神。作为情绪来说,Weiner认为感恩是一种归因状态,他认为这种归因有两种认知过程,第一是意识到某个人获得了积极的结果,第二是意识到这个积极结果是由于一个外在原因。Lazarus认为感恩是一种移情情绪,这种观点的核心涉及对利他主义的认可与欣赏。Clore、Ortony和Foss认为感恩是一种负载状态,它包含情感和认知两种成分。2.感恩的理论研究根据刘建岭的观点,当前感恩理论主要包括认知情绪理论、情感体验理论、拓宽建构理论和道德情感理论[1]。2.1认知情绪理论20世纪70年代,Schachter提出情绪认知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将情绪的产生归结为环境、生理和认知三者的结果,且认知是核心。Emmons和McCullough[2]提出感恩产生的三种情况。首先受惠者必须意识到施惠者的施惠行为是有意主动,且是出自真心实意、不求回报的,如我们学过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诗描述了游子即将远行,母亲熬夜为孩子一针一线缝衣服,担心孩子在外会受冻受苦,期望能够早日回来家人团聚的心愿。若游子可以体会到母亲这番深切关怀,他的感恩情绪一定会油然而生。 其次是受惠者知觉到施惠者为做出这种施惠行为付出了代价,且知觉到付出的代价越大,体会到的感恩情绪就会越多。如父母白天在工地做了一天的体力劳动,所挣的工资很少,自己舍不得吃好的,回家还给孩子带来他们最爱吃的烤鸭,晚饭后还不休不眠地给孩子们洗衣服,父母为孩子做得越多,孩子们体验到的感恩情绪可能就越多。最后在于受惠者对这种恩惠的关心水平, 越关心越易产生感恩情绪, 就越易产生感恩行为。 如孩子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为他所作的一切,他都铭记在心,对于这样的孩子,他更加重视这种恩惠。Clore、Ortony和Collins[3]提出,感恩包含认知成分,这种认知成分影响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解释。
他们假定感恩由三种因子决定(1)受惠者认可施惠者的施惠行为(2)施惠者不以得到回报为目的进行施惠行为(3)受惠者认可并认为施惠者的施惠行为是值得赞美的,受惠者更容易产生感恩情绪。2.2情感体验理论Weiner于1986年[4]提出了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情绪分为两种,即有结果产生的情绪和由原因产生的情绪。人们感恩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自身目前的积极表现是施惠者施惠行为的结果。 如一个大学生考研成功可能将原因归因于老师的鼓舞、父母的支持、同学的帮助,这样他就更容易对老师、父母、同学产生感激之情。McCullough提出感恩四层面理论即强烈的感恩情绪体验(强度)、频繁的感恩次数(频数)、广泛的感恩对象(广度)和感恩的集中程度(密度)[2]。2.3拓宽建构理论Fredrickson于1998年[5]提出某些积极情绪可以拓宽人们的行为,即某些积极情绪可以提高智力、增强体力等。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汉族与维族大学生的SNARC效应研究
下一篇:
地理教学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研究
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与对策
小学教龄三年内教师的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
师范学院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