酞菁的合成过程中,是四个异吲哚类小环如二亚氨基异吲哚逐步缩合最终关环形成大环共轭结构的,如果没有空间位阻的影响,其缩合是概率性的,因此合成不对称酞菁的产率从概率上讲就非常低,合成难度大,产物种类多,且分离的难度更大[8]。
不对称酞菁的合成方法一般还有下面几种:
① 概率性缩合方法:利用两种取代基的 1,3-二亚氨基异吲哚以一定比例概率性随机缩合反应,比例不等,得到对称和不对称混合的酞菁产物,或者是两种取代基邻苯二氰在金属盐如卤化物的作用下缩合反应,得到金属酞菁产物;此方法的困难在于反应后的分离纯化的后续工作上,产物中对称产物占多数。
② 亚氨基异吲哚和 1,3,3-三氯异吲哚反应,可制得其它方法难以得到的不对称产物。对于不对称酞菁在各个领域的研究而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预定结构的不对称酞菁合成及分离难度太大,不对称产物产率低。
③ 高分子化方法:取代的邻苯二氰预先连接到一高分子的侧链上,氨化反应后和另一种二亚氨基异吲哚反应,或者和另一种邻苯二氰金属盐反应,得到的混合产物可以用不溶解高分子的溶剂先洗去可溶性成分,再经过反应可把不对称酞菁从高分子链上脱下来,这种方法分离相对容易。
④ 次酞菁的扩环反应法:先合成带次酞菁类化合物,再用取代基二亚氨基异吲哚与之反应,得到不对称酞菁。此方法中合成次酞菁较困难,再经扩环反应后的总产率太低,还比不上方法①的产率[9]。
由上述合成方法可知,合成不对称取代酞菁铜化合物比较困难,而且费用较高。
(3)单取代不对称取代铜酞菁类化合物的合成
近年来,根据酞菁铜稳定且具有芳香性的特点,涌现出利用酞菁铜为原料经亲电取代反应制备单取代不对称取代铜酞菁类化合物的研究方法,如氯甲基化铜酞菁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