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甲酰化酞菁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献综述(5)
图1.3 取代酞菁类化合物分子结构式
图1.4 不对称酞菁类化合物分子结构式
酞菁化合物的耐热性非常好,对化学试剂十分稳定。酞菁难溶于水,能溶于一些有机溶剂,在酞菁的分子母体上引入磺酸基、羧酸基、酰胺基等强极性基团,其水溶性增强,可制得水溶性酞菁,引入烃基或大体积基团则可明显增加它们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5]。取代酞菁铜具有独特的颜色、较低的生产成本、非常好的稳定性及着色性,最早应用于染料工业。取代酞菁铜可依据取代基的结构及性能具有一定的独特结构性能,可改变有机颜料的诸多性能。
1.2.5 酞菁铜的制备
酞菁颜料是有机颜料中的一大支柱,而铜酞菁又是最重要的金属颜料之一。我国是世界铜酞菁的主要生产国之一,但长期以来,生产工艺没有进行过大的改革。目前生产铜酞菁的方法主要有邻苯二腈法和苯酐尿素法。前者是用邻苯二腈和铜盐,在触媒作用与饱和氨气的环境中加热得到;后者是以苯酐、尿素、氯化亚铜、钼酸铵等作为原料加热制得。苯酐尿素法又有固相法和液相法。液相法是将原料溶解在三氯化苯等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产品质量较好,CuPc 含量可达85%以上;固相法是将原料加热至140℃熔化后再装入金属盘内在240~260℃下反应4~5h制得。邻苯二腈法的原料缺乏、成本高、毒性大。苯酐法中的溶剂法虽然产率高,但能量消耗大、后处理困难,用三氯苯为溶剂时有毒,生产过程中易生成致癌物质多氯联苯,从而造成环境污染。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需要,固相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固相法的优点是:三废少、反应时同短、设备简单。但产品质量差、产率比较低。
(1)苯酐尿素法
将苯酐,尿素,氯化亚铜及三氯苯一并加入缩合釜,搅拌加热到175℃,使物料溶解,保温175℃反应3小时,然后将温度升到200℃,加入钼酸铵,再保温200℃反应5小时。用水蒸汽蒸馏法去除溶剂三氯苯,循环使用,(此时产物纯度达92%)。物料用稀氢氧化钠溶液漂洗,去除碱性杂质,再将物料在稀硫酸溶液中加热以进一步击除酸溶性杂质。物料经过滤、水冼至中性后,干燥、粉碎。此时产物的纯度可达95%以上。
(2)邻苯二腈法
4mol邻苯二腈、1mol氯化亚铜或氯化铜在喹啉中混合后加热到180~190℃,反应2h。产物经后处理后得到铜酞菁,产率在70-95%。
(3)固相法
将原料与催化剂混合均匀,置于转鼓式反应器中,缓慢升温至200℃左右,使物料熔解,继续加热,在220~240℃保温,反应l0~15小时。反应器内有直径不等的铜球。它们随着转鼓反应器的转动而上下滚动,即可搅拌反应物。又可使传热均匀。反应完成后,冷却,出炉。产品为颗粒状,纯度约55~65%,得率为8O%左右(以苯酐计)。所得的粗铜酞菁,可直接经研磨制备β-型酞菁蓝[6]。铜酞菁是典型的多晶相有机化合物,各种晶相的不同导致颜料的色相、分散稳定性、耐热性、耐溶剂性有很大的差别。铜酞菁主要有α、β、γ、δ、ε等多种晶型,作为商品以α、β型两种晶型的产量最大。铜酞菁由化学合成的直接产物是β型的,其颗粒为粗大针状结晶,质地坚硬,不易粉碎,色相绿暗,着色力差,没有作为颜料的价值,必须经过颜料化工艺处理,才可作为一种鲜艳绿光蓝色颜料应用于各种行业中。铜酞菁经颜料化后,其着色力强,各种耐性优良而被广泛应用[7],这类颜料的需求量约占世界有机颜料的35%~40%。
图1.5 固相法金属酞菁的合成
共8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上一篇:
废水处理过程中色度变化机理及色度去除的研究
下一篇:
年产1500吨甲硫醇钠的生产工艺设计+文献综述
N,N'-二(2-吡啶甲基)-2-苯基...
苯甲醛和邻氨基苯甲酰胺反应的理论研究
N,N'-二[2-(2-吡啶)乙基]-2-苯...
N-[5-(4-溴苯基)-1,3,4-噻二唑...
芳甲酰环氧乙烷参与的二氟硼杂衍生物合成
4-(3-(5′-甲酰基噻吩)-9-咔...
植物生长调节剂N-[5-(4-溴苯...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