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其他有关的设计规范和规定
(3)实际水质取样测试分析结果
2.3 设计原则
(1)根据甲方对污水处理厂要求,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2)确保水质达标,技术安全可靠,投资相对较小;
(3)妥善处理污泥,降低噪声污染。
2.4工程范围及内容
本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包括污水处理、污泥处理两个部分,具体如下:
(1)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2)污水处理厂内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总图布置设计等;
(3)污泥处理工艺设计等。
3 水质分析及设计要求
3.1设计规模
根据甲方要求,本次设计拟确定的污水处理规模为800 m3/d。整个污水处理工程土建和设备一次实施到位。
主要设计参数:
平均流量 33.3 m3/h;
时变化系数1.8;
调节池前设计最大进水流量60 m3/h。
3.2 水质分析
污水处理厂处理对象主要为舟山市海圣生物有限公司甲壳素生产废水。甲壳素生产主要包括脱钙和脱蛋白质两道主工序,原料(虾、蟹壳)首先经过浓度6%-8%的盐酸溶液浸泡8-10h以除钙,之后,酸浸液排至回用池,经适当回用后外排;已浸泡好的壳则原位用淡水连续清洗三次直至中性,然后运至碱煮釜,用沸腾的浓度6%-8%的碱液烧煮1-1.5 h以脱蛋白质;烧煮完毕后残碱液经适当补充新鲜碱液和水再继续留于下一批原料的烧煮,壳则捞出沥干后连续用清水清洗四遍,直至中性,最后于离心机中离干后再晒干即得产品甲壳素。甲壳素生产过程需经过三遍酸清洗和四遍碱清洗,以保证甲壳素在酸浸及碱煮能彻底除钙和脱蛋白质。鉴于酸浸和碱煮两道工艺的废酸和废碱的高盐和高有机物浓度的特性,业主及我方设计拟对该两股废液采用蒸发浓缩的物化单独处理,不纳入甲壳素清洗废水内,因此,本工程设计范围仅局限于甲壳素生产过程中的清洗过程产生的清洗废水。
根据对某生物有限公司若干批次甲壳素连续生产过程的现场实测可知:甲壳素清洗废水日产生量为800 m3,主要污染物为由虾、蟹蛋白质引起的高浓度COD和氨氮。
3.3进水水质
根据工艺分析和现场监测结果,确定本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如下。
表1 进水水质指标
项目 pH CODCr BOD5 SS NH3-N
浓度(mg/L) 5.5-9 ≤16000 ≤9000 ≤760 ≤300
3.4出水排放标准
由于本污水处理厂最终出水排入公司周边四类海域,其出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工业二级排放标准,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单位:除pH外,均为mg/L)
污染物 pH CODcr BOD5 NH4+-N SS
二级标准 6-9 300 60 50 200
3.5污水处理设施位置的确定
污水处理设施施工和建设所需面积为1235 m2,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3.6排水设计 某厂高蛋白质含量废水处理方案设计(3):http://www.chuibin.com/huaxue/lunwen_2061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