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十面埋伏鉴赏
琵琶曲十面埋伏鉴赏
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 年楚汉两方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乐南)进行决战时刘邦运用韩信的十面埋伏和张良的四面楚歌之计,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
《十面埋伏》最早记载于1819年出版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刊行的琵琶谱——华秋苹,华文桂等编订的《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简称华氏《琵琶谱》),李方园编订,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出版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将它改名为《淮阴平楚》。早在十六世纪末,明代王猷定在《四照堂集》一书中的《汤琵琶传》就记述了当时琵琶名手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的生动状况。文中写出道:“《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落涕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这段文字说明,《十面埋伏》的内容、结构和音乐形象与《楚汉》一曲所描述的大体一致,证明它的流传年代是十分悠久的,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明代就在民间流传了。自《琵琶谱》问世以来,其后各个琵琶谱集都载有《十面埋伏》的乐谱,各个版本在分段与分段标目都有所不同,但它们只是分段编排不同而已,而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和音乐方面却是大同小异。
二、演奏技巧
中国古代音乐常以“口传心授”的形式来传播音乐,由此产生出众多的流派,而各个流派在技巧上均有所不同。仅《十面埋伏》就分为.浦东、崇明、汪派等三个版本。以汪派为例,全曲共分为九个部分:
[列营] 全曲从模拟鼓声的手法开始,给人以震撼的感觉。乐曲采用“半拂轮”的技巧,由慢及快,连续不断,立刻把人带到了空旷的原野和安营扎寨的战争前奏中,其节奏自由,力度最强。在演奏时,右手要放松,把力量全放下来、沉下去,这样才能呈现出战争场面的气势,使人一下子紧张起来,屏住呼吸,将人带入一幅壮丽的古战争场面。
[吹打] 这是一段气息悠长而又稳健庄重的旋律。它模仿了古代军帐中的军乐器筚篥、胡笳的音色,坚定而又威严,鲜明的刻画了纪律严明的汉军浩浩荡荡、由远及近、阔步前进的形象。汪派把这段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长轮”为主,第一拍要重点挑一下,速度不要太快,主要表现大将威风凛凛出营的场面;第二层次运用“勾轮”的技法,右手要放松,力量要下放,速度比上一层次要稍快一些,主要表现副将们出帐的画面;第三层次运用“拂轮”的演奏技巧,力度更强,速度又比上一层次快一些,主要表现士兵们出征的场面。
[点将] 主要运用“凤点头”这一富有特色的演奏技巧,柔和而轻巧,把音符打碎成一拍四个音,这种同音反复的效果,使音乐连续不断地向前推进,表现了调兵遣将的情景。
[排阵] 这段的节奏性较强但节奏型较简单,主要以“摭分”及“摭分剔”的简单指法和稍快的速度来表现汉军的精悍。在演奏时应注意:前一层次的重拍在前一拍,后一层次的重拍在后半拍,这也是汪派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演奏效果十分逼真。
[走队] 主要运用了中速“摭扫”的手法,力度由弱渐强,速度由慢渐快,重拍也是在后半拍,主要表现汉军整齐又有纪律的行进。在演奏时应注意“扫”这一技巧,要食、中、名、小四指并齐,一起演奏,这样才能表现出汉军的气势。
[埋伏] 本段采用了由快及慢的处理方式,长音运用“长轮”的奏法,节奏比较自由,但要表现出进行埋伏时偃旗息鼓、悄悄进行的场景。声音要轻但不能散,轻中带紧且速度渐快,进而渲染了大战前所特有的寂静和紧张的气氛。
[小战] 采用“煞”中指的指甲声,恰如其分的表现了古代兵器的撞击声,好似战场上的矛盾相碰,刀枪相击,把听者带入刀光剑影的形象中。在这段中,其核心音调短而有力,律动性强且短小精悍,与[埋伏]形成鲜明对比。随着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在情绪和气氛上都预示着局部的小战将扩展到全面的大战。
[大战] 汪派充分运用“夹扫”“滚奏”“扫轮”等技巧,通过丰富多变的节奏,层次分明而又生动逼真的描绘了气势磅礴的大战局面。其中的“萧声”源于[吹打],运用了“长轮”“吟弦”以及“颤音”的技法使得音调十分凄凉,这是汪派富有特色的另一方面。[2]
[呐喊] 本段是全曲的最高潮乐段,汪派运用琵琶所特有的“推并弦”“挽”“摇指”“长滚”“长轮”等多种技法表现的呐喊声,犹如身临“雄师百万,铁骑纵横”的冲杀场面,达到了极为生动逼真的艺术效果。
[项王败阵] 运用“扫轮”的技巧,营造出汉军追逐、项王逃跑的场景。全曲在追捕声中戛然而止,演奏效果非常好。
三、教学方法
从教学曲目来评定,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基本上完成老师的教学要求。但是,要从技法干净、指法灵活,在乐曲的表现力、感染力、音色的多样化上要求,还是要下一定的功夫,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众所周知,琵琶独奏曲与一般的音乐一样,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的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因此,琵琶演奏者要根据乐曲所确定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运用适当的旋律,把乐曲的思想感情完美地表现出来。在这里,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乐感,即对乐曲表现的什么思想内容,它的风格,节奏旋律有何特点,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有个准确的理解;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有熟练的弹奏技巧,技术全面、自如的运用指法,这样才能把乐曲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完美的表现出来。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每处理一首乐曲都要经过三个阶段:1、读谱完成全曲;2、分段熟练全曲;3、分析研究提高音乐的表现力。教师应从曲目的内容出发,与启发指导学生的技术训练相结合,通过大量的教学手段,注重听取名曲范例,《十面埋伏》表现古战场战马嘶鸣的战斗场面来感染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提高鉴赏能力,增长艺术修养,加强学生对《十面埋伏》曲目节奏、旋律、情感的理解力。培养学生有高度的音乐敏感性,有很好的逻辑思维和组织结构能力。同时,要有步骤地分段训练学生的控制、掌握手指间的触弦技术,才能准确、干净、流畅、和谐地把所理解的音乐内容较完美的体现出来表现音乐的内涵,是我们演奏者的最高目的,指法技巧是为音乐服务的,没有很好的技术、技巧、演奏就失去了艺术感染力。而对音乐内容没有明确理解与认识,技术训练就没有方向。在平时的技术训练中,教师采取讲解示范,启发交流,一点一滴把握,一指一法细抠。激发学生的非凡想象力和熟练的表现力,以达到大幅度提高演奏技术为宗旨,所以,技术的提高就是音乐的提高,它有助于音乐完整性的体现,是音乐艺术的一部分。《十面埋伏》第二部分的九里山大战,它类似戏曲锣鼓”乱锤”点子来表现人物的焦急,它的煞弦要进行重点片断的训练。努力把难点弹得干净而有激情,从而体现出两军交战中。枪相击声,矛.盾相撞声和战斗越来越激烈的情景渲染出旋律的气氛。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表现力,是很难演奏出最佳效果的。若单纯作为技巧片断来练习,往往弹得很机械,虽然跑句弹清楚了,但却偏离了乐曲的思想情绪,这样的演奏自然是缺乏感染力,是不理想的。因此,从教学艺术实践证明,个人认为在教学中运用“音乐—技术—音乐”的公式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本文从《十面埋伏》的历史渊源、演奏技巧和乐曲的推陈出新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这也是本人在演奏中的一些理解和感受。《十面埋伏》是我国优秀的琵琶古曲,它以琵琶所特有的左右手技巧圆满的表现了一段真实而又非比寻常的历史故事,汇藏着中国古代琵琶艺术的丰富宝藏,不愧是中国民族器乐的优秀代表作。
参考文献: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1] 庄永平著 《琵琶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年1月出版
[2] 李贵真、赵寒阳著 《民族器乐论文集》中国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0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