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发展现状分析和策略

社团发展现状分析和策略
环境保护协会 杨文超15855133530

  工大社团发展由来已久,一片欣欣向荣,社团文化生活丰富,氛围良好,可以激发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组织各项学生活动,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我校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体现了“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为丰富校园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同时我校社团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部门咨文不够完善,行动激励机制不健全,社团自我认识不足,文化传承断续,内外交流生疏,创新能力缺乏,活动形式单一,不明确社团发展战略策略及目标,部分社团发展似乎走向瓶颈。

  以下从整体和个体分别简述我校社团发展现状:

  

  社团整体:

  1.社团数量众多,管理欠缺

  目前学校除院校学生会及校团委学生组织,有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以下简称青志联)和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以下简称社联)两大服务平台,分别主要面向院属社团和其他社团,青志联服务18个社团如材料学院春晖社、资环学院阳春社等,社联服务53个社团如环境保护协会、工大音乐社等,其中环境保护协会(以下简称环协)、宣明公益社和微尘社由于公益性质同时在青志联和社联的服务平台上。

  但是社团管理还不够先进,社团基本信息掌握不完整,对外公布不足,活动宣传不到位,服务平台不够成熟,包括校园BBS等都不能形成有效地广泛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得社团众多但学生了解甚少,学生参与和互动不够全面,不能在全校形成更为活跃的整体社团文化气氛。

  如此,我们的社联就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建立一个服务信息平台,粘贴各社团基本信息和动态信息,最重要的是通过宣传努力,做出新意,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并且推动平台持久健康发展并且壮大,如现在的校园BBS新生群和正在建设的搜狐板块。这一点可以学习环保社团平台济溪网站(http://www.gsean.org/)。

  2.社团类别齐全,特色不足

  在青志联服务平台下,主要有志愿者支教宣明公益社,社区服务土木学院蓝天社,科技创新先锋社等社团,在社联有实践类如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社、体育类如天际社、学术类如军事爱好者协会和艺术类如大学生书法协会四类社团。另外还有其他各种兴趣爱好社团。

  但是社团特色有待彰显,不能通过一系列有社团特征的项目和活动标志社团的独到之处,众多社团对普通活动趋之若鹜,如各种方式的宣传,竞赛等。社团不能开创自己的特色文化,在校内外树立榜样,创造社会效益,进而带动更大范围的特色项目发展,导致社团发展黯淡。

  2010年,环协举办地球一小时活动,我们在一号寝室楼做了精彩的灯光变幻,现场气氛活跃,直接观看人数500余人,活动被合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2011年,环协的地球一小时分为三个部分,大型蜡烛巨阵+同学许愿(我的承诺)+同学套圈赢奖品,所有环节全部由同学直接操作,参与人数近千,这就是环协的特色。

  3.社团活动纷繁,创新不够

  全校社团活动氛围浓厚,活动频繁,除了每年开学各学院迎新晚会,校会等的各种大型演出,还有社团组织的其他诸如报告会、电影欣赏、图片展、征集签名、知识竞赛等活动,活动盛期平均每周有十几个活动,每个社团每年大约二十个活动,此外还有校外各种形式的宣传、宣教等。

  很多社团不能根据自己的社团宗旨和业务范围确定和发展自己的活动,只是简单的重复之前的一些小活动。创新能力不足,甚至复制其他社团的活动,不加改造的利用导致效果平淡,兴趣索然,产出低下。可能还会有社团为了活动而活动,这是部分社团发展的病症。

  环协在这个方面小试牛刀,2010年,我们创立盆景项目,通过收集同学们日常生活的废弃饮料瓶替换各式盆景如观音莲、文竹、袖珍椰子等来达到三个目的,首先集中处理同学们生活废弃饮料瓶,其次用小盆景绿化同学们的寝室,最终达到环协与全校同学的互动,培养同学们的情操,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4. 社团规模堪大,品牌较小

  学校一些兴趣爱好社团规模宏大,每年招新都会有几百名同学报名,即使经过面试等筛选还会留有两百余名会员,部门林立,人丁兴旺,声势浩大。这样活动能比较方便的策划申请准备和开展,活动中也会有很多内部会员参加,活动气氛活跃,人员涌动,场面壮观。

  但是部分社团仅局限于社团内部,举办封闭式的活动,对内交流,对内发展,不能为众多学生服务,不能更广范围的影响,创造一种品牌效应,树立社团气质形象,营造团体精神,导致一些大社团外强中干,不能够举办实际高效的社会服务甚至是有效地内部交流。

  中科大志愿者服务队是合肥市著名的志愿者团队,他们规划统一,形成一整套完成的服务体系,有效调动学校师生资源,在合肥市众多社区内开展幼儿助理,社区图书馆,农民工子弟支教,扶老助残等活动,持之以恒,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和赞扬,这就是品牌效应。

  5.社团制度完善,机制效低

  我校社团建立起完整的社团规章制度,包括社团宗旨、业务范围、会员权利与义务、干部选举、纪律条例等,还有各种社团大会、部门例会等会议制度,办公室值班制度,部门分管制度等,都是我校社团进步的显著成果。这有助于社团项目活动的有效策划和开展总结。

  但是社团的行动激励机制效低,不能通过有效地方式激励会员参加活动,对有突出贡献的会员物质和荣誉奖励和对表现不好的会员提出警示,这导致社团会员流失,人才减少,活动人员不足,活动开展受阻。

  除了青志联志愿者之星,我们现在难以找到可以在一个短周期内表扬或者激励有积极贡献会员的措施,社联的之星只在社联内部开展,社团不能有效地开展自我的评比,所以有必要推广开展,让更多的同学享受荣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和满足大家的兴趣,在社团活动上充满干劲。荣誉可以是社团一周之星,社团某某卫士,或者是等级制度如冰块-水滴-溪流-大河等。

  6.社团发展并行,竞争势弱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在发展,相应带动各类社团紧跟时代步伐,面向社会,朝着更新的方向发展,不断开创新的理念和活动形式,包括互联网互动等,这是社团发展的大好局面。

  但是社团发展也存在竞争不足的地方,由于各类社团兴趣方向不同,活动方式不尽一样,导致量化评比困难,社团间不能形成有效地竞争模式,社团横向比较缺乏,部分社团发展方向步伐进度认识不清,发展呆滞。

  我们现在只有每年换届后期的社团等级评比,这还不足以对各社团平时的发展形成有效促进,值得思考一种日常的社团活动积分评优制度,以让每个社团在日常活动中重视活动质量。如青志联下的各社团可以进行日常的志愿者服务时长,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服务质量量化评比等。

  此外,我校社团还存在交流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机制不健全,社团内部、社联与社团、社团与社团、社团与企事业单位及其他高校类似社团等的沟通不足,也是社团发展有待改进的地方。

  社团个体:

  1.社团物资缺乏

  众多社团的活动需要必备的基本物资,包括共同的桌椅帐篷展板等,也有各自的特色装备如T恤、棋盘、沙盘等。但是可能由于资金缺乏等,导致部分社团物资补充不足,更新缓慢,造成活动的硬件不足。

  这需要校团委的帮助和各社团自己努力,首先校团委需要帮助社联获得足够的桌椅帐篷以方便各社团借用,各社团在平时活动中即应注意物资的收集和保存,使用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借用外部力量充实自己,如Idea精英汇可以联系联想公司获得基本的活动物资。

  2.社团文化淡薄

  也有一些社团不能建立自己的社团文化,社团干部负责人不能深刻理解自身社团的精神,社团文化传承实效,不能形成特色的社团文化氛围,社团会员荣誉感、归属感不强,会员凝聚力下降。

  首先社团负责人应该注重思考,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并在社团应用,在社团文化建设环协是这么做的:建立环协之音每日发布各式信息,制作会员名片夹彰显社团特色,建立环协Q群、飞信群、济溪群组等来共享交流,举办环协蜀山行进行自然认知,采集标本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举办环协名人堂进行新老人对话,达到精神文化传承,举办环协五一营,促进内部感情交流和会员间友谊加深,等。

  3.社团人员流失

  由于社团每年的换届,人员流动性高,社团入会退出容易,激励约束机制低效等的原因,众多社团后期会员大量流失,不能形成一个团体,缺少各种技能人才,活动受阻不能进行。

  会员的流失首先在于社团没能满足会员基本的兴趣要求,没有取得理想的知识培训和技能锻炼,活动中不注意会员间的交流导致社团凝聚力下降,后期社团活动减少,会员自然沉睡等,这也需要我们在日常活动中注意细节,保证社团的完整性。如斛兵文学社每次都调动部分会员活动,现在不能只剩下20%的会员。

  4.特色活动不足

  社团活动形式单一是最重要的一点,有“歌舞升平”来形容现在的社团活动,说明众多社团只举办一些大场面的宣传或者表演,而不是长时间的社区服务、志愿者支教或者是实际调研。

  例参考上述整体第二条。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