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工商所监管工作的思考
关于推进工商所监管工作的思考
现在一谈到工商所监管,“网格化监管”五个字是不可避免了,到底什么是网格化监管呢?具体无查证,大概是:
巡查监管人员进行全市范围内交流,充分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要赋予所长对人事权的一定建议权,对哪些工作积极向上且又有成就绩的人员给予嘉奖,对哪些不干不肯干的人员给予一定惩罚,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一个人长期在一个小单位内工作,会产生对工作辖区的厌倦,提不起神,没有对工作新鲜感与热情。存在一种“我在这里工作这么多年都是这样做,你新来领导为什么要改变这种工作氛围”,这种思想是危险的,一方面影响新领导推出新工作方法,另一方面会侵蚀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时间一长,慢慢发酵成“不思变,不求变,原地踏步”风气,这种风气严重时会变成:龙卷风,挡也挡不住,破坏力不可想象。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评优、评先、提拔任用等“唯票选票决”模式,令“老好人”思想与行为盛行,大家都心知肚明,领导不敢批评下属,领导的威信难树立,反而领导要跟着下属走,领导变成“被领导”。
为谁工作?有的人觉得在为领导工作,我高兴就工作,不高兴我就不干,于是,就出现了领导艺术,管人不靠制度,不靠纪律,单靠个人感情,于是出现领导拉拢下属,可以用一个“哄”字概括,“哄”下属工作,这种领导漫延自然让大多数领导没了威信,也令不少制度纪律成为摆设。
考试:现行的技能或业务考试本意是好的,但在执行起来就存在问题。“哥考的不是试,是”
人:某工商所现有在职干部职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工21人,扣除登记注册内务人员,负责巡查监管执法人员有9个。需要监管的个体户 户,企业 户。我们根据各方因素综合考虑,划分了网格,明确了人员。
工商人员基本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入来工作人员,这些人对工商作出了巨大贡献,中专以上毕业失员时至今日基本走上了副股以上岗位,而其他顺应当时政策转为公务员的人员,九十年代以前与近年的监管无论从方式和方法上出现了不可交叉的变化。以前我们基层工商所监管的是农贸市场、街边乱摆乱卖,无照经营,监管面窄,事实也不需要多大文化水平,简单粗放型。现在的情况呢?大家身处其中,若加对比,首先觉得现在工作压力大,就是因为现在工商行政监管执法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法制化(引用四化更好),责任追究制让个别人感觉不舒服,“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无错“的思想确实存在,特别是年龄大,对事业追求不再有激情与希望,安于现状,不求变,甚至反对变,有新政策来,第一反应就“先反对再说 ”,然后对出新者戴上“出风头,做给领导看”帽子。
我只对我的责任网格负责,其他网格的工作我不管,也不要安排我参与,我独立完成我的网格监管工作!看起来这种议论似乎没有错。
没有车,寸步难行,甚至寸步不行。事实城区工商所辖区并不大,并且就是工商所周围,巡查工作并非一定要用到车,我们常说地毯式巡查,车辆反成包袱,造成有景象就是查一两间,回头开一下车,或者是一个“专职”司机开车跟着查。我们的巡查人员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待加强。“我不会干,你会干,你来干”的口头禅依然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