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维修人为差错分析及其控制预防 第2页
3 人为差错的类型与产生原因
人为差错是指人未能实现规定的任务,从而可能导致中断计划运行或引起财产和设备损坏的行为。在航空维修过程中,出现的人为差错通常有五种类型:①程序差错,维修人员错误地执行了维护程序,导致没有实现某一必要的功能任务,或实现了某一不应该实现的任务;②交流差错,信息交流不当或不完全,信息被阻塞或误解;③熟练程度方面的差错,维修人员由于缺乏知识、技巧、经验和能力,造成没有觉察到某一危险情况,或对工作任务执行不当;④对程序或规章以外情况的决策差错,维修人员对某一任务作出了不适当的决策,或对某一意外事故的反应迟钝和笨拙,采取不必要地增加风险的行动;⑤故意违规,维修人员明知故犯地违反上级或单位的政策和规定。
引起人为差错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主要包括人的行为因素和生理因素两方面。行为因素是指维修人员的某些行为缺陷或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理论。维修人员的工作技能,是后天习得的行为模式。部分维修人员对所维修机型的基本构造、原理不清楚;基本操作技能低,不懂检查方法;发现和排除故障能力低,排除不彻底等,从而导致人为差错的发生。二是记忆错误。记忆错误主要表现为“错、忘、漏”,它反映维修人员记忆系统的职业安全防护体系还不完善,对维修工作所需要的思维模式、反应模式、动作模式等一系列的记忆体系还未牢固建立。记忆错误是发生人为差错的主要原因。三是个性心理特征。人们存在着某种有害的个性心理倾向,比如:习惯心理、麻痹心理、侥幸心理、紧张心理、自负心理、求快心理、厌倦心理、逆反心理等,容易造成人为差错。生理因素是指维修人员的身体不能适应任务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疲劳和疾病两方面。每个人都具有节律调节功能系统,在生理节律的低落期工作容易产生疲劳现象;维修人员超负荷工作时,人体处于过渡的活动水平,常会过早地引起疲劳。当维修人员处于疲劳状态或带病维护飞机时,容易出现人为差错。
4 人为差错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人的行为十分复杂。在事故情况下,人的行为正确与否取决于人对该事故的认识或判断。各类维修人员的工程实践行为对于保障飞行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分析认识维修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并加以预防或控制,是保障航空安全的重要方法。除按照人机工程要求对飞机及保障设备进行“防差错设计”外,最主要对策还是提高技术人员的行为可靠性,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以减少人为差错。
①尽可能满足维修人员基本需要。工程技术人员是空军各型机的保障者, 也是被保障者, 应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可能地满足维修人员的基本需要,消除不满意因素。帮助他们解决好生活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应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其减轻心理负担;对问题没有解决好,情绪不稳定者应暂停维修工作,以防人为差错酿成大祸。
②采取辅助性手段提高维修行为可靠性。航空工程技术人员在维修实践中采取一些辅助性手段可防止人为差错。如文字提示,即在操作处写上文字说明;标记提醒,即用色带、箭头等表示应注意的问题;颜色分类,即关联机件涂一个色;专用工具,即该使用专用工具的地方要用专用工具,不要用代用工具;临时记录,即对复杂的分解、组装,边操作边写明操作顺序、方向、关系等。
③强化维修现场管理防止人为差错。强化维修现场的控制与管理,应做好以下主要工作。一是加强维修工作的组织计划,做到科学安排,明确任务,责任落实。管理干部在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维修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控制工作强度,注意劳逸结合。对生理状态过度疲劳或身体有病而确实难以胜任当日维修工作的人员,应让其休息。二是加强维修工作的技术指导。凡组织较大维修工作,或进行间断时间较长的工作时,要有分队长以上干部在场组织、指导。三是要保持维修工作的连续性。一项工作一人干到底。四是要加强维修工作质量检验,严格落实“自检”、“干(部) 检”和“专检”制度,把好维修质量关。
④加强在职业务训练和安全教育增强预防人为差错意识。有目的、有重点、分层次地组织好在职业务训练,开展群众性的岗位练兵活动,使每一个维修人员都清楚条例、规程的要求,熟悉飞机各机件、设备的结构原理和维修方法,正确实施操作。对维修人员进行预防人为差错教育,增强安全观念,严格按章办事。
实践证明,端正态度,坚定信念,从思想上、作风上、技术上、管理上、装备上消除产生差错的各种隐患,在个人维修生涯中实现零差错,应该能做到,也完全可以做到。这既是目标,也是信念,更是责任。在长期的维修实践中,绝大多数维修人员都没有发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维修差错。航空维修战线许多先进工作者,如夏北浩同志就从来没有发生过维修差错,这为人为差错的可控制、可预防性提供了例证,也是值得全体航空机务人员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