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级管理与授课之间的关系

中学班级管理与授课之间的关系
17年来,我一直任教语文,并担任班主任。这段育人经历明确告诉我:班级管理与授课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教师与班主任的育人共性,要求彼此间互为你我,共同促进。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从这个角度讲,它与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身兼双重身份的教育者,在育人过程中正可以借此一箭双雕。作为教师的他,在课堂上可以合理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生活,并及时提出德育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而在课外,作为班主任的他,又可以承接课堂内容,组织班团队伍带领全体学生逐步落实和深化。

  2004年10月上旬,我在执教说明文《秃鹰之死》时,结合学校的白色污染现象,向学生展示了一组图片,并提出一个实践性问题:面对校园愈演愈烈的白色污染现象,我们该怎么办?经过短暂讨论,同学们提出“加强宣传,惩罚乱扔”“分类收集,集中销毁”“变废为宝”等操作性很强的建议。下课前,我对他们说:“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大家提出的意见虽好,但是如果只是呈现在口头上,还是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的团支部可不可以结合实际制定出一个方案并率先实施呢?”

  很快,团支部就向我提交了一份“爱我校园,从我做起”的环保方案。该方案分两步走。第一步:以本班为试点,活动版块有制定环保宣言,制作环保宣传栏,在全校师生面前率先捡拾垃圾,售卖破烂等;第二步:争取团校委支持,并在全校26个班中广泛展开。

  活动实施的第一天课间操后,我们班72名学生和我一起当众捡拾各类垃圾。全校一片哗然,并纷纷打听情况。第二天课间操,一些上操的老师和部分学生也开始弯下腰参与进来,第三天……,半个月后,团校委向全体师生发出“爱我校园,从我做起”环保活动倡议,全校26个班2000余名师生都参与进来。

  仅仅半个月时间,活动就全面铺开,而且实效明显——师生举止文明大方,校园环境一尘不染,同时,各班还创造了一笔不小的利润。按每班周卖可回收垃圾挣40元计算,全校每周卖垃圾可挣1040元,一个月可获利4000余元。而这笔费用又成了班级举办文艺活动、添置设施和扶危济困的重要资金来源。5年过去后的今天,那届学生提出的该项环保活动已经内化成了我校师生的一种自觉行为,不计算此项活动创造了多大的经济利益,单看我校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自是相映成趣,和谐自然。

  回想当初那堂课上,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公民责任感,并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提出活动设想;我又利用班主任身份,积极指导并推动学生展开实践,使本次活动在全校形成蔚然之势。从教师角色看,教学目标已经当堂达成。从班主任角色看,学生将认识转化为实践,从局部拓展为整体,并使之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常规活动长久实施,完全深化了当初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这项成功,是我当初备课时所没有预料到的,更是班级管理与授课相互结合共同促进的成果。

  我想,推而广之,无论文科理科,无论课内课外,只要能将授课与班级管理有机结合,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教育教学与班级管理毕竟是长期、复杂的社会活动,由于受学生身心变化和品行习惯的影响、受教育者自身教学水平、方式方法和身心变化的影响,他的教师与班主任这双重身份有时也会相互制约,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

  1、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者身份会制约教师身份,影响教学效果。班主任不是圣人,也有着他的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一方面这种真实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真生活学会做真人;另一方面,来自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因素也会影响到他的情绪,并在教育教学中表露出来,制约教育目标的达成。

  2009年秋季学期,我接手七年级六班班主任。由于本地青壮年外出打工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所以本班有90%以上的学生不是留守孩就是空巢孩,家庭教育严重缺失,道德素质、意志品德、行为习惯、思维方法、学习态度、锻炼意识、与人交往能力和自理自立能力都比较差。为此,我将本学期的班级发展目标定位在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学习态度,与人和睦共处以及实现自理自立思想上,并在开学不久积极引导班集体形成“严守纪律、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积极锻炼”十六字班训,然后通过分析讲解、实践锻炼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引导和培养,效果挺不错。作为班主任的我更是乐在其中,并为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

  谁料,2009年12月9日上午,我去上第三节课的时候,却发现讲台上赫然躺着数学老师留下的假期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名单。一问清假期数学作业量——一个应用题!我的怒火一下子窜出来,摔开教案开始调查。要知道开学三个多月来,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我想尽千方百计,可谓软硬兼施,上周询问班委会和科任老师的时候,他们可是反映良好啊!至于调查结果,很简单——没抄回家。没看见黑板上的作业。(可是收假已经两天了!科代表检查后赶紧补也来得及呀!)做不着。(做不着就不问吗?)没问。听不懂。(我无语。)时间就这样一分钟一分钟地流逝,等我处理完这件事,当堂课已经过去大半,最后只能草草收场。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班级负责人的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类突发事情,有的来自自身和家长,有的科任教师和学生,还有的来自学校。在处理这些突发事情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一定要冷静,要性情开朗、心胸开阔,对学生要多一些信任、期待和宽容,更要能分清轻重缓急,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所任教的学科不会因为班级管理而受较大冲击。

  另外,如果班主任不能紧跟时代节拍,不能深入了解学生内心需求,不能因人而异,管理方法简单粗暴,极易与学生形成势不两立的局面,其结果自是满盘皆输:班级管理就像在水中按葫芦,顾此失彼;课堂教学更是唱独角戏,无人参与,教学效果惨不忍睹。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班主任应该主动学习,积极更新管理经验,努力提高管理能力,应该细致工作,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迫切需要,因材施教,这样,大概可以德才双丰收了。

  2、教师身份也会制约班主任正常的班级管理,影响班级管理效果。

  完成学期初制定的教学任务,达成学期末较好的教学效果,既是学校对每位教师的要求,也是每位教师所期望的结果。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由于受家庭牵绊、集体活动冲击、社会干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预期内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没有实现,这时,身为班主任的教师往往采取挤占实施班级管理的时间如班会、课外活动,甚至音乐、美术课时间来补课,抢进度,忙巩固。这些举动初看合理,实际上打乱了学生的活动计划,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徒劳而无功,百害而无一益。

  更可怕的是,身为班主任的教师如果自身文化素质低下、教学方式落后,不仅会影响学生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且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危机,进而怀疑、排斥和抵制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甚至直接走到对立面,严重影响班级的健康发展。我身边就曾出现过这样的反面典型:一位青年教师从小学调到中学任教,并担任七年级班主任。由于该教师不熟悉初中课程和学生的身心变化规律,又不主动学习,有时间还想着去搓搓麻将斗斗地主,这样一来,他的课堂教学自然死搬硬套、方法呆板、气氛沉闷,毫无生机。很快,学生就在他的课堂上捣乱、起哄甚至当面嘲弄。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对他的一哄二吓三罚这“三板斧”更是不当回事,迟到早退愈演愈烈,打架斗殴时有发生,更有学生开始在班里拉帮结派称王称霸……而此时的这位青年教师业已束手无策。学校只好暂停他的一切工作,另派精兵强将到班整改。

  一个责任心强、教学艺术精湛的教师,一定可以在长期的教学中让学生信任、尊敬乃至仿效。学生亲近你敬爱你,自然也会主动与你交流,积极配合你的工作,从而更好地推进班级管理工作向前迈进。

  总之,只要我们教育者胸怀“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坚定信念,排除一切功利因素的影响,认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调动师生主观能动性,理性地实践教育活动,一定能突破各种制约,让授课与班级管理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设一条光明之路。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