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总结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总结
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学校锐意创新,多方借力,深化实训基地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从以下几个方面凸显基地特色,取得很好的成效。
一、 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细化数控专业发展方向。
随着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推进,开设数控加工专业的学校越来越多,学校原有的以数控加工为主的专业优势得到削弱,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坚持专业办学的市场导向原则,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充分的调研论证,把数控专业发展的重点转到专业的“精细化”发展上。一方面对原有的数控加工类专业进行内涵的提升,突出三维数控加工技术的培养;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新的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专业。
2007年以来,学校深化与温州市模具协会的合作,增设数控模具设计与制造班,整体引进温州市松庭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利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开展模具设计与制作的专业实训,教学成效显著。
同时,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利用自身优势,整合数控专业与计算机、电子商务、工艺美术等专业资源,2009年下半年将开设数控电商班、工业设计班(如眼镜设计、打火机设计等),在培养目标上定位为“具有工科背景,商科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此外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学校还与大连机床集团、德国西门子公司等企业合作,拟开设数控设备维修方向的班级。通过专业发展方向的“精细化”调整,以满足人才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培育新的教育增长点。
二、 技术立校,抢占先机,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学校坚持面向制造业,及时把握发展动态,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学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达到数控技术应用类(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方向)中级工技能水平的生产第一线应用性技能人才。
基于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本着“职业道德为先、职业技能为重、职业发展为本”的原则,创新学生职业能力教育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1.创新德育课程教学,完善“车间德育工程”。
学校实施德育导师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校聘请社会劳动模范、行业企业技术能手等人员担任德育导师,通过讲坛、授课、交流等形式,借助德育导师的模范与引领,培养学生的专业修养,创新德育课程教学。
此外,学校结合岗位职业能力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完善“车间德育工程”。本着“做人做事”的育人理念,以专业实训为切入点,结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将“车间德育”分年度、分阶段进行细化,使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中,通过外在的规范管理与内在的心灵塑造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强化职业道德,全面落实“准职业人”培养的德育体系,从而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
2.剖析岗位职业活动,构建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学校以“技术立校”为根本,通过剖析本专业相应的岗位职业活动,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的课程体系。根据本地实际,学校目前已开设出普通加工、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操作与编程、模具制作与装配、电加工技术、CAD/CAM软件技术、塑料模具设计等专业技能课程。
在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本着“生产合格产品,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学思路,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同时,学校联合企业技术专家和课程专家,制订课程教学标准,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专业技能课程特色教材。
3.强化就业实习管理,实现学生优质就业目标。
数控专业的高投入必须要有高产出,中职教育的高产出就是优质就业,如果数控专业做不到优质就业,大量设备的投入就不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会给学校增加很大负担。在专业细化、小班化教学、项目推进的实施下,学校创造条件让学生进入好企业、有发展的岗位进行定岗实习,通过企业的培养使学生成长为优秀的员工,这样才能使专业办学出现良性循环。
学校在实施职业教育“双证制”的前提下,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一专多能,考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据统计显示,学校本年度毕业生中取得两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30%。学校积极拓宽学生就业实习渠道,及时发布就业实习信息,举办现场招聘会,与多家企业建立长效的合作关系。同时,学校全面开展就业实习岗前培训、跟踪调查、就业指导等过程性管理工作,采用定期回访与随机检查相结合,了解学生就业实习动态,收集各项信息,不断完善就业实习管理制度,确保就业实习正常、有效的进行。
三、 发展内涵,多方借力,加强实训基地品牌建设。
学校将品牌建设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在实训基地的品牌建设中,学校本着“突出重点、带动一般、锐意创新、整体提高”的原则,强化数控专业内涵发展,借助各方面有利条件,全面提升专业综合实力,把专业建成与数控产业结合紧密、具有模具制造与数控维修技术应用优势的省内一流品牌专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发挥示范作用。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品牌建设保障:
1.以“成功进取”为主题,营造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文化。
成功的德育思想存在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是特定文化实践的产物。学生个体情感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知识技能的增长,总是受到健康积极的文化气氛的熏陶和深刻影响。为此,学校根据艺术性与教育性统一的原则,将专业文化建设置于专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上。
学校围绕“成功进取”这一主题,结合数控专业特点,积极引入企业文化,营造鲜明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文化氛围。通过“三风”建设,优美课堂,融合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职业自豪感。在专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一班一特色”的班级文化,同时,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学校还合理规划实训场所的车间文化布局,在专业实训过程中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等。通过专业文化独特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达到“人人追求成功”的教育目的。
2.以实用高效为原则,多方借力,加强专业实训设施建设。
温州工业以轻工业为主,配套制造业主要是模具行业,也是就业人数较多的数控类行业。同时汽摩配行业也是温州制造业的重点之一,此行业主要以模具和零件加工为主,所用设备也有大量数控设备。学校在原有的实训设备能基本满足数控加工类专业课程实训的前提下,根据本地产业特点与人才市场需求,本着实用高效的建设原则,加大数控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实训设备投入力度。
目前为止,学校已投入60万元购置国际主流CAD/CAM/CAE正版软件(UG NX、Cimatron E、ProE等),投入330万元建设温州市设备最齐全的模具加工生产线,这两项在设施建设目前属省内首家。同时,学校还投入100万元建设全省中职最先进制造技术测量实验室,以上设备现已全面投入到实训教学中。学校还规划投入200万元建设发那科(FANUC)数控维修中心,目前全国仅两所中职学校有这方面的设施。
此外,企业对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也给予极大的帮助与支持。学校模具车间的内部装修,全部由温州市松庭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3.以教学实践一体化为方向,实施专业师资“四项提升计划”。
根据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思路,专业教师应该是教学实践一体化的方向。基于此,学校重点培养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教研能力和职业素养,建成“教学-操作双能”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学校提出了中职数控专业教师应成长为具有“产、教、研”能力教师,“产”是具有利用设备进行产品加工能力,有相应技能等级。“教”是具有本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符合教师要求有教师资格证。“研”是研究专家理论如何转化到教学第一线、研究技能教学方法、研究加工技术转化和推广、研究新技术、新工艺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成立以特级教师娄海滨为主持人的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的示范与引领,带动专业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学校提出专业教师每年二个月的下企业要求,并定期开展专业教师技能比武活动,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在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则采用集体备课、设备备课、课题申报、论文书写与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科研,强化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高,目前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已呈现“432梯队”发展模式,即40多岁教师引领,30多岁教师挑大梁,20多岁教师快速成长。“十五”期间,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一支师德优良、学历达标、结构合理、水平较高、能在中职教育领域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教师队伍,学校不仅成为高教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的中职教材编写定点单位,而且被省教育厅确定浙江省中职课程改革数控专业联络中心。
学校数控专业教师教学科研上成果显著,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著13项;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讲座、报告、公开课10余次;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5项;市级以上教师教科研获奖15人次;指导学生在市级及以上的技能竞赛获奖25项。此外,学校还实施校企双向互聘,建立兼职教师教学弹性安排机制,设立兼职教师培训基金,解决兼职教师进校园难的问题。
4.以“共享、共建、共受益”为原则,深化校企合作内涵。
学校本着“共享、共建、共受益”的合作原则,在原先的校企合作基础上,凭借自身优势引厂入校、行业入校,进一步深化合作内涵,共建实训实习基地。
学校与企业合作成立温州市松庭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以“迷你车间”、“典型产品生产车间”等形式,按“真设备、真项目、真要求”标准开展生产型实训。与温州市模具协会合作成立温州市先进生产设备应用推广中心、温州市东海模具产业研发中心,中心以技术推广、新产品研发与试制等为主要责任,定期举办数控专业、机电专业高技能培训班,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学校相关专业借助模具协会的产业集群优势,进入社会企业,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对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有推动作用。目前为止,学校已有18家紧密型合作企业,54家松散型合作企业,还与西门子、UGS公司、Cimatron、CAXA、ProE 等公司合作,成为西门子数控系统培训合作伙伴、也是Cimatron公司、UGS公司指定的浙南地区唯一培训认证机构。
学校实训基地积极拓展对外加工业务。目前已完成中国亚龙科技集团的多批产品生产任务,还参与该集团的新产品试制工作(新产品试制10套),已完成该集团的新产品样品生产任务,今后将陆续投入批量生产。此外还有很多的企业来校洽谈产品加工事宜,条件成熟时学校将进一步开展对外加工与产品研发工作,从原先的简单零件加工向高精度复杂零件的加工与开发、模具研制与生产多方面上提升业务的档次。
四、 夯实基础,锐意创新,完善实训基地管理体制。
学校围绕实训基地的品牌建设目标,进一步强化实训基地各项管理工作,建立起完善的基地管理体制。
1.实施“分线分块”管理,构建基地日常管理体系。
学校根据教学常规管理条例的要求,结合数控实训基地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划分管理岗位并赋予工作职责,构建基地日常管理体系,管理承担实训基地的各项运行管理工作,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管理体系框架如下:
岗位名称
工作职责
基地主任总体负责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等各项工作首席班主任具体负责专业德育工作,包括本专业班主任管理、培训与德育科研工作,本专业学生德育教育与管理工作等。
教学助理具体负责专业教学工作,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专业教师教学管理、教学检查与督导,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与评价,考试的安排,职业技能鉴定安排,专业备课组管理等工作。
科研助理具体负责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包括教科研活动计划制定与开展,专业教师教科研培训,教科研竞赛与评比等工作。
对外培训与外加工负责人具体负责对外培训和外加工业务,包括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管理,承接对外加工与新产品试制等业务。
安全检查员具体负责实训基地的安全检查、反馈和整改,包括实训场所、实训设备、水电设施等工作。
设备维修员具体负责实训基地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
实训管理员具体负责实训基地库房管理,实训场所管理、实训用品的准备和申购等工作。
专业主讲教师具体负责其所在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编排、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专业课程始业教育等。
2.建立健全实训基地各项管理制度。
学校狠抓实训基地的制度建设,在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目前为止,学校已完成实训基地的各项制度建设工作,确保实训基地正常、高效地运行。具体制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制度类别
制度名称
总纲实训基地管理工作条例。
基地日常管理类岗位工作职责,仪器设备保管、使用、借用和损坏赔偿制度,实训场所管理制度,车间夜间值班制度。
学生实训管理类学生实训守则,实训设备清洁维护保养制度,实训场所卫生清扫制度,实训设备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考核与评价类专业教师考核办法,专业综合学分制实施细则,班主任考核办法,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实训教师职责,实训教学指导人员管理办法。
3.积极实施实训基地日常巡查制度。
为了及时了解实训基地运行状态,学校实施实训基地安全巡查、教学巡查制度。重点查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与班主任沟通,并立即加以解决。
4.实施实训基地车间值日制度。
学校数控实训课任务繁重,部分班级的实训安排到夜间进行实,为此,学校实行车间值日制度,全体教师晚自修都要轮流安排到车间辅助实训教师管理,避免夜间实训可能出现的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促进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同时,学校还开展文化课教师下车间活动,也通过车间值班形式让文化课教师更多的了解车间、了解数控专业。
五、 依托行业,面向社会,拓展职业能力培训项目。
数控实训基地培训工作态势良好,已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工作
1.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
学校数控实训基地面向社会开展培训,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下岗失业工人、失地农民等开展短中长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为制造业提供人力支撑。2007年下半年以来,学校已累计完成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200多人,培训形式包括脱产与半脱产。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学校专业骨干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负责预备劳动力培训教学工作,并与企业挂钩,推荐学员就业,使学员能真正学到技能并走上就业岗位。
2.企业员工岗位技能培训。
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与企业合作开展在岗员工职业能力提升培训工作。自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与温州三联集团、浙江炬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温州星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温州松庭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举办企业一线员工培训班,学校选派专业骨干直接到企业车间进行培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目前为止已进行5批次的培训,累计培训企业一线员工300多人。
3.与学院合作开展“学历+技能”的培训。
学校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强强联合,为该学院的成教班学生开展短期技能培训,目前已完成3个班级累计160多人次的培训工作,下阶段将在师资培训、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
六、 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推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学校作为浙江省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改革联络中心,在课程“项目驱动”改革基础上,构建模块化、“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数控专业课程改革,示范、辐射、带动其它专业加强建设,推动温州乃至全省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整体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
1.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学校以行业协会为依托,聘请企业专家及职业教育专家,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参与指导专业的教学改革。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结合市场人才需求,修订专业教学实施方案与计划,指导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为学校数控专业发展方向的“精细化”提供决策支持。
2.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创新数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训新局面。
模具设计与制造是学校专业“精细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学校对该方向的学生专业实训采用 “行动导向”模式,创造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环境,实现个性化教学。同时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以工厂典型工作任务为教与学切入点,学生根据自身技能情况及需要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具体做法如下:
(1) 建立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模具设计与生产的流程、岗位职业能力要素等要求,将该方向的学生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确定为:模具装配与调试技术(含模具钳工、注塑机操作、抛光、模具标准件选配等),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含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精雕机操作与编程;数控线切割、电脉冲操作与编程等),模具普通加工技术(含平面磨床、普通铣床、穿孔机等操作),模具CAD/CAM(含UG、Cimatron、ProE软件),模具测量技术(含三坐标、轮廓仪等操作)。
(2) 营造以真实生产情境为中心的专业教学环境。
学校根据教学改革需求,将该方向的学生专业实训教学安排到温州市松庭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校内)。除正常实训课程由教师进行教学与指导外,利用下午、晚自修时间分批分组下派到模具车间,分岗位进行专业见习与实习,模具车间专门安排技术水平过硬的业务骨干担任师傅,手把手进行指导。此外,学生的见习与实习的管理全部采用企业管理方式进行,考勤采用指纹打卡,时间按车间生产实际安排等。
(3) 成立以“教师+师傅”为主线的教学指导主体。
数控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的专业实训在教学指导上,日常实训以学校专业教师、教学辅导人员为主开展教学工作。而专业见习与实习则全部聘请模具车间业务骨干担任指导师。专业教师、车间指导师加强交流,及时沟通,把握实训动态,共同实施指导。
(4) 确定以“作品即产品”为目标的教学评价制度。
在教学评价上,学校紧扣工作过程导向这一教学原则,将该方向学生的学习任务具体化。首先确定学习总任务为完成6副塑料模具的设计、生产任务。将学生分为6个学习团队,每个团队要完成1副模具。最后根据实际完成的模具产品情况进行评价。评价上采用个人自评、成员互评、专业教师和车间指导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5) 实施以团队协作生产为基础的学生专业实训模式。
在专业实训中,学校实施团队协作生产模式。每个团队共有8名,除日常实训教学外,按塑料模具设计生产的工序进行实习与见习分工,并定期轮岗,先熟悉整个生产过程,在最后的模具制作阶段,再根据成员学习情况自行选择主攻方向,如设计、加工、装配、调试等,通过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协作完成塑料模具产品的生产任务。
3.实行专业实训教学过程性评价制度。
学校在专业实训教学中实行学生过程性评价制度,根据综合学分制的评价原则,制定学生综合学分制实施细则,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给每一个学生建立实训档案。实训教师及时将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学生学习好人好事现象、违规违纪情况及实训安全文明生产等方面上报给教学助理,进行归档处理,反馈给班主任,同时公布在学部宣传栏上,给予表彰和警示。
4.实行专业实训教学流程管理与监控制度。
学校根据教学常规管理条例,结合数控专业实训特点,实训三节或四节连堂课形式,并制定本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流程。将实训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并细化各阶段教学与学生的“标准职业动作”,对专业实训进行过程性监控与评价。
教学环节
教师工作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实施时段
预备环节1.检查实训用品,准备教具,与教辅人员沟通;2.整队、考勤;3.本次实训任务介绍及安全宣教。
1.穿戴好工作服、防护眼镜,携带规定学习用具;2.列队;3.有序进入理论教学区域。
课前10分钟
理论教学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安全反思;2.进行实训理论教学;3. 布置实训任务及实训要求。
1.安全反思;2.实训理论学习与记录;3.实训任务记录;4.有序进入实训工位。
上课15-20分钟
实训教学环节1.实时监控实训学生动态;2.重点检查学生实训规范及安全文明操作;3.个别问题巡回指导,共性问题区域内分组集中指导。
按任务开展实训操作工作。做到安全文明规范化实训。
上课中任务总结环节1.对学生完成的零件进行评分与问题记录;2.实训点评;3.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4.布置实训作业。
1.上交零件;
2.进入理论教学区域;
3.记录并完成实训任务书。
下课前10分钟
实训结束环节1.监督学生实训设备清洁维护、实训工位及公共场所卫生清扫;2.检查学生工量具上交情况;3.填写实训教学日志。
1.上交工量刀具;
2.清洁清扫设备、工位;
3.完成当日的公共场所卫生清扫任务。
下课后
总之,学校数控实训基地围绕品牌建设,通过发展内涵,改革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基地管理与运行机制,在紧缺型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