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庭医师学会(the 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 AAFP)认为,家庭医生是经过专业教育培训的医生,熟练掌握家庭医疗的各个方面,他们拥有比较全面的知识技能,并伴随能够持久与居民沟通交流的良好态度,有能力为家庭的每个成员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护理、健康维护和疾病预防服务[10]。
家庭医生制度是依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的,是医疗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基层环节,在社区中通过与家庭医生进行签约,满足每个家庭的基本卫生需求,将疾病预防、医疗就诊、保健康复、计划生育等等功能融为一体,为患者提供全面、便捷、有效的基础医疗卫生服务。
上海市的家庭医生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并与居民签约的注册全科医生,利用社区的平台与居民进行沟通交流,针对居民的病情进行诊断治疗或实施转诊,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居民预防疾病,保证身体健康。
(二) 文献研究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相关的期刊以及论文,检索主题输入家庭医生、居民、评价,检索年限为2012年到2018年。对检索到的文章进行归纳,研究目前家庭医生提供的服务情况以及现有的评价方法,提取出文献中比较一致的结论,并作为调研的参考依据。
(三) 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涉及的问题有居民的基本情况,例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等;居民签约家庭医生的情况;签约居民的就诊情况;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评价;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制度的看法。
研究选择的对象为上海市长宁区的居民。通过居委会帮助,将打印出的纸质问卷分发到居民区楼道内,由居民现场进行不记名的填写,并承诺对问卷内容进行保密,每份问卷的填写时间为15分钟左右,在居民现场填写完问卷之后进行回收。总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7份,问卷有效率为89.17%。
(四)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
三、 研究结果
(一) 文献研究的结果
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提供的服务包括基础疾病的治疗,更加复杂或者需要住院的病种由绿色通道转诊到上级医院,并接收逆向转诊到社区医院进行保健康复治疗的患者,对于疾病预防、计划生育、临床护理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服务,建立居民的健康档案并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等等。
居民评价家庭医生的满意度可以基于医药费用、医务水平、上门服务、预约转诊、服务态度、服务效果、服务设施、治疗范围、交流时间、等待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11]。
在针对上海市区居民的研究中,与家庭医生签约的多为年龄较大的患者,老年人群更加注重身体健康,而且慢性疾病的发生率较高,经济水平相对较低,与家庭医生签约能够有效减轻他们的费用负担,使就诊更为便捷顺利[12]。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的满意度处于基本满意的状态,家庭医生的服务还有待增强[13]。
上海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评价研究(4):http://www.chuibin.com/yixue/lunwen_20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