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上海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评价研究(3)

时间:2025-03-03 21:59来源:99599
通过对国外家庭医生制度的总结,可以看得出大部分国家都要求必须实行社区医院首诊制度,经过家庭医生的检查与推荐再转诊到其他医疗机构。家庭医生

通过对国外家庭医生制度的总结,可以看得出大部分国家都要求必须实行社区医院首诊制度,经过家庭医生的检查与推荐再转诊到其他医疗机构。家庭医生的服务覆盖面比较广泛,从预防身体疾病开始,到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再到制定康复训练与计划,是一套完整的全方位服务。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实施得比较流畅,能够合理有效分配医疗资源,将需要的患者安排专门渠道进行治疗,也省去很多小问题去大医院看的浪费情况。

2、 国内的家庭医生制度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引进家庭医生制度,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开展了试点工作,提供的服务内容除了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包括建立健康档案、社区预约门诊、家庭医生首诊、双向转诊、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等等[5]。

其中不同城市地区的具体签约方式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家庭医生制度,居民自愿决定是否签约家庭医生,将社区卫生服务划分成由一位家庭医生带领数位居民组成的各个部分;第二种是以深圳为代表的家庭医生制度,重点是建立社区医院首诊制度,居民首先要选择一家社区医院作为每次首诊的定点医院,再选择其中的一名家庭医生进行签约。

3、 上海的家庭医生制度

上海市以家庭医生签约制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施行由来已久。从2005年开始,在长宁区率先推行家庭签约制服务。2011年,首批10个区县启动了家庭医生制试点工作。2013年,政府正式出台相关意见,指出家庭医生制度的构建工作要在全市所有区县开展[6]。2015年开始启动“1+1+1”的医疗机构组合签约试点,也就是居民可以先自愿选择一名家庭医生签约,再选择一家区级医院和市级医院进行签约。居民在患病后通过家庭医生的转诊,前往上级医疗机构进行就医,就能在排队等候、预约门诊、医药数量与种类等方面获得更多优惠[7]。

家庭医生的签约率正在稳步提升,预计到2018年底,本市常住居民“1+1+1”的签约率达到30%以上[8]。计划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每一个家庭都能与一位家庭医生签约。

(二) 研究目的

家庭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都是为了保障居民的健康情况,因此研究居民的评价有助于分析出家庭医生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利于提升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并且改善居民的就医环境。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研究家庭医生的具体服务措施,了解到目前上海地区有关家庭医生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再结合实际自己设计出有关评价的问卷,收集并分析居民对于家庭医生的真实看法。

(三) 研究意义

通过借鉴国内外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情况,结合上海推出的具体措施与政策,以上海居民的角度,研究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现状,以及居民的社区就诊情况、是否愿意签约家庭医生、对家庭医生服务水平和态度的评价等,并分析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归纳总结目前的经验与不足,提供一些能够有效改善家庭医生制度的参考建议。

二、 研究方法

(一) 概念界定

英国皇家全科医生学院认为,家庭医生是指为个人和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基本的、连续的医疗保健的医生。家庭医生与专科医生不同,属于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是健康保健的中心,提供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诊断,并从教育、预防和治疗多方面进行干预,从而促进病人恢复健康[9]。 上海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评价研究(3):http://www.chuibin.com/yixue/lunwen_20538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