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外现状
Eleonora Kontuš提出应收账款的管理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中,财务经理不仅肩负着催款责任,持有应收账款时产生的机会成本也应该在他的考虑范围内。超时的应收账款占用了企业获得利息、投资或是开展新业务的机会。管理应收账款实际上转化为了如何准确的评估额外赊销产生的边际利润和这部分应收账款增加投资所要求的收益进行评估,只有两者相等时,应收账款所产生的效益才是最大化的。
在国外,比较推崇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是利用信用管理控制源头,在产生应收账款后运用应收账款证券化和保理业务来减少其带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对于市场经济成熟的西方国家来说,对于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将其完全市场化。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的信用管理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且甚至将其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金融类学科,早在100多年前便被作为一门研究学科了。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有着相对完整的经济学体系,企业都偏向用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化和保利业务,通过专业的评级机构,按照应收账款的信用等级划分三六九等,根据企业的信用及规模来评定其信贷政策。英国保理行业高度发达,2015-2016年英国保理行业业务量占 GDP 比例超过 14%,位列世界第一,保理市场规模亦是世界第一。银行保理和商业保理均活跃于英国保理市场,主要服务于年营业收入在 50- 5000万英镑之间的中小规模企业(占总客户的 98%)。
2、 国内现状
根据Wind统计数据,截止2018年4月25日,我国2782家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显示应收账款合计达到3.5亿万元,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则达1333.67亿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证明了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持续走高的趋势,2017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高达13.48亿万元,同比增长8.5%。可见,我国应收账款余额大有扩展之势,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比较淡漠,管理方式比较单一。许多企业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导致现金流紧张,还存在着账龄长、坏账准备计提不足等特点,甚至陷入财务危机,对企业健康的发展经营很不利。
相比于国外有100多年历史的信用管理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在2002年开设信用管理专业,作为我国最早开始重视信用管理教育的高等学府。可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人也逐渐意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但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还仅限于销售部门或财务部门,甚至认为,应收账款是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产生,理应由企业的销售部门进行管理,其他部门与销售无直接关系,必然不适合参加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
在应收账款保理行业方面,任倩在文献中提出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在信用基础、担保条件、坏账风险等方面比起质押融资有明显优势。应收账款保理可以显著降低企业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销售能力。中国保理业务虽然相比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经济势头好而发展迅猛。根据FCI(国际保理商联合会)统计,2011年至2014年,中国保理业务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我国保理业务量已达1万亿元人民币。不过虽然保理业务高速发展,相较于我国巨额的贸易量来说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外应收账款管理研究现状:http://www.chuibin.com/yanjiu/lunwen_20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