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列车区间运行仿真软件国内外研究现状

时间:2025-03-16 09:14来源:99653
国外他们对列车区间运行仿真软件的研发也已进入了成熟的阶段。早在20世纪,美国铁路就研发出了一种名为TPC的计算包,它可以利用列车运行的线路情况和列车性能指标等条件计算出列

本课题研究的列车信号采集系统是列车仿真系统的下位机部分,即采集轨道电路占用情况、信号灯亮灯情况及列车的实时位置等信息,将采集到的这些信息传送至上位机(人机操作界面)。对列车信号采集的准确性也保证了列车仿真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此处就列车仿真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分析。

1、国内研究情况

我国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动闭塞区间内的列车与前行列车的间隔计算、仿真控制驼峰溜放车组的速度、线路的通过能力的计算等方面[1]。90年代以后,我国在实时进行的仿真大型编组站的工作作业过程和模拟列车在区间运行和调度情况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已经应用到相关科学研究和人员培训中[2]。2005年,西南交通大学的彭其渊、石红国等人在Delphi的软件环境下研发出城市轨道交通牵引计算系统,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确度。

由于中国高速铁路发展需求强劲,原铁道部相关部门成功研制了符合中国当代具体国情和列车运行情况特点的控制系统——CTCS系统。CTCS一定程度上参考了ETCS系统并进行了再创新和改造,其中的CTCS-3列控系统是高速铁路发展创新的基础,是中国铁路技术体系和铁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对列车运行的模拟仿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列车的运行状况的仿真、对列车运行中涉及到的机车牵引与制动计算方面的仿真和列车运行过程中人工控制操作方法的培训仿真系统。

2、国外研究情况

相较于国内来说,国外他们对列车区间运行仿真软件的研发也已进入了成熟的阶段。早在20世纪,美国铁路就研发出了一种名为TPC的计算包,它可以利用列车运行的线路情况和列车性能指标等条件计算出列车运行时分,来评判列车的牵引性能等。80年代后期,日本学者把预测模糊控制系统开发成功,这是世界范围内只能ATO控制器的初次实际应用。国外列车运行仿真技术发展至今已经研发出一些较为成熟的仿真系统。国外对列车运行仿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列车线路能力的分析、列车运行过程的控制等方面。虽然国外的列车运行仿真系统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状况的列车运行仿真软件。

列车区间运行仿真软件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chuibin.com/yanjiu/lunwen_20544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