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4.1 打造艺术院线 14
4.2 进行特色营销 15
4.3 呼吁政策扶持 17
结 论 18
致 谢 19
参考文献 20
1 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电影业发展正盛。国产艺术电影在市场中也取得屡次突破,更有单片的票房成功破亿。但个别影片的票房、口碑双赢,并不意味着国产艺术电影整体状况良好,叫好无座的场面时常出现,大多数影片不为人知或被喝倒彩。艺术电影作为世界电影业的重要分支,既丰富了产业生态,又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电影文化高度。因此,深入剖析当前国产艺术电影的生存困境,针对其问题寻找解决对策,就成了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1.1 概念界定
对于“艺术电影”这一概念,不同的学者有着各自的理解。广义上,电影本来就是艺术的,它综合了戏剧、摄影等多种艺术形态,艺术电影这一概念看似有些重复。故长期以来,艺术电影的概念并无严格统一的标准,处于模糊而复杂的状态。西方电影界认为,艺术电影是特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到现在制作的叙事电影,其形式观念、内容蕴涵都富有突破和创新性,主要对象则是知识文化阶层的观众[1]。陈旭光指出,中国艺术电影只能大致界定,它是一个变量,新世纪以后主要“关注现实”[2]。而判断一部影片是否是艺术片,需要依据其创作动机、传播诉求、生产模式、制作规模、作品形态、价值取向等来进行综合性的判断[3]。语境在变化,艺术电影随着时代潮流不断演进,其定义也有所变化。综合学界对定义的理解,笔者在本文中重点讨论的艺术电影是注重现实、以艺术表达为主、审美情趣高、富有思想性或创新性的电影类型。
1.2 文献综述
为了解学界目前已有的研究现状,笔者利用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资源,对主题为“艺术电影”或“国产艺术电影”的期刊论文进行检索,根据相关度优先的原则和文献质量进行筛选、阅读。通过对十六篇文献进行阅读分析,笔者发现已有研究侧重于艺术电影的生存现状分析、发展策略分析,大多以国产艺术电影作为研究对象,因此下面将呈现上述的相关研究。
首先,艺术电影生存现状的研究分析中,主要可以分为创作问题、运作问题和票房市场三类。王平概括了艺术电影创作中常见的三个困难,分别是主题的沉重与灰暗、故事中的边缘主人公与创作者的精英立场之间的对立与矛盾、艺术电影采用个人化的故事叙述与影像表达方式较多[4]。在运作问题上,艺术电影一味向外寻找市场、国内市场盲点多,相关的文献有詹庆生的《艺术电影的市场之路及其反思》[5]等。在票房市场上,刘汉文、张红柳等学者认为艺术电影是“票房毒药”,在叫好不叫座中挣扎,商业电影依然是主流,市场竞争力有限[6]。还有学者认为中国艺术电影不能代表中国及中国文化,其中国元素与中国符号不对等,文化输出存在障碍,如侯李游美的《当下中国艺术电影的生存现状及发展策略》[7]。但是对于创作者中的编剧、票房市场的受众心理研究较少,那么艺术电影的编剧是否存在创作局限、其受众又有着怎样的观影心态,这些都是笔者值得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国国产艺术电影的生存困境及其出路研究(2):http://www.chuibin.com/xinwen/lunwen_20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