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经济中,创新能力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事物进化发展过程中,创新是 必不可少的,它不仅是量的积累的过程,更是质变的过程。此外,创新能力与我们的生活 息息相关,他不仅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学生的学习中也有重要体现。在新教育理念 下,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 突出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实验,总结和类比实验等方法来引导学生提高 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本文在论述物理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关系的基础上,重点 阐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策略[2]。
2 创新能力的概述
创新能力是指个人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改变原有的模式和方法,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产生出某种对社会发展有价值有意义的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创新 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从思维的角度来看,创新思维和传统思维有着较大的区别。创新思维考虑问题比较新 奇,往往从逆向或某个角度来深入研究,这样可以更加透彻的了解问题,往往会产生一些 新的研究成果,因此具有逆向性和创新性。而传统思维则显得比较保守,考虑问题不会突 出创新,总是按部就班的开始和结束,也不加思索,这样完全限制了创新思维的发展。此 外,创新思维具有新颖性,灵活性,综合性等特点。
新颖性: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时采用与传统的模式和方法有差异的途径来进行操作,对 问题具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这样解决问题往往具有创新性。例如:在回答物理问题时, 学生在头脑中要具有逻辑性,采用原理相同但新颖独到的方法来解决。
灵活性:灵活性就是个人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固定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并 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以便更方便的解决问题。此外,在灵活性中,学生可以灵活的转换 思维方法,并创设相应的情境。而且,在不同的情境中,由于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学生可 以全面的考虑和分析问题,巧妙地采用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发展创新思维。
综合性:一般来说,创新思维是由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等的综合,其中发散思维和集 中思维是主要的两种形式。而且这两种思维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发散 思维在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具有丰富联想能力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创新欲望和 创新能力。发散思维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和技术改进中,是社会进步发展必不可少的思维 活动。但是发散思维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原有的物质之上,要想对原有的物质进行改进需要 下很大的功夫,但是假如我们从逆向来思考,突破原来的框架,这样再进行改进时往往容 易得多,在这一过程中就体现了创新思维。所以说,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 的联系性。集中思维就是充分利用各种知识信息,采用新颖的方法和模式来解决问题,并 把解决问题作为重点。在物理创新思维活动中,一般要经过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 中思维到发散思维的循环过程中,并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此外,一个人的智商,情商,逆商也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关。一个具有高智商的人, 他的创新能力就相对较高,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大量的实验显示,情商和逆商在创新 能力的培养方面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情商和逆商比较高, 那么相应的创新能力就不会太差。曾经有个调查显示:高情商的人在人际社会活动中往往 会创造出新的成果。此外,逆商是一个人逆向思维的体现,从逆向角度来思考问题往往能 抓住事物的本质,突破传统的方法和模式,从而发现许多重大成果[3]。 中学物理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http://www.chuibin.com/wuli/lunwen_205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