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关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及其防范的研究(6)
(二) 利润操纵的案例研究
1、*ST花雕利用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进行利润操纵4
2004年12月31日,与其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上海福贸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签订债务重组协议,将“其他应收款”中应收福建丝绸联合公司的5562764.90元的债权转让给上海福贸。上海福贸在受让该笔债权时,将其账龄由原来的3年以上调整为1年以内,计提比例由原来的3年以上20%改为1年以内1%,少提坏账准备112552.80元,当年增加利润112552.80元。*ST花雕就是通过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最后,公司股票于2006年1月10日起被暂停上市,2006年3月23日起终止上市。
2、*ST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利润操纵
以深市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情况为例,深市主板2010年年报披露的上市公司中, 有137家上市公司存在债务重组收益或损失, 债务重组收益高达50.56亿元,。截止2010年底, 深市主板公司中ST、*ST公司总计103家, 存在债务重组收益的ST、*ST公司高达50家, 占ST、*ST公司总数的比例近50%。沪市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情况:2010年年报显示, 沪市共有15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债务重组的数据, 其中108家上市公司存在债务重组收益,42 家上市公司存在债务重组损失。债务重组收益的平均值为64640947.78元, 占税前利润的平均比例达到170.68%;债务重组损失的平均值为1738481.34元, 占税前利润的平均比例仅为1.85%。20家公司在扣除债务重组收益后, 税前利润由正数变为负数, 占存在债务重组收益公司总数的18.52%, 其中*ST磁卡和*ST万杰的债务重组收益竟高达其税前利润的35.9和39.5倍5。
由此可见,这些公司基本依靠债务重组扭亏为盈。 债务重组收益对于上市公司税前利润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债务重组损失对税前利润的影响。债务重组收益直接计入利润报表之后, 客观上成为上市公司, 特别是及公司主要的税前利润来源之一, 因此,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很可能会在上市公司出现亏损或面临的情况下, 出于文持公司业绩或保住“ 壳资源” 约考虑, 通过债务重组收益为他们实现数字上的扭亏为盈, 尤其是给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司提供了“捷径”。
五、利润操纵的识别与防范对策
(一)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识别方法
1、 利用综合分析预评方法识别利润操纵
综合分析测评方法是指对公司财务报表重要项目的各种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发现报表项目中的反常现象,并根据几张主要财务报表之间、各个项目之间必然的钩稽关系和逻辑关系,判断财务报表中是否存在造假行为的程序和方法6。
首先,灵活运用比率分析、结构分析、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计算所需数据,并进行比较;计算报表各要素占总额的百分比,再将此与以前各期相应比例进行比较;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净值报酬率,资产负债率,毛利率等,根据各比率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钩稽关系,发现异常现象;根据前期数据估计本期期望值,在没有反证的一般情况下,财务数据之间预计继续存在一定的钩稽关系或逻辑关系,因此可根据各种不同来源的数据估计财务项目的期望值,与实际数据作比较,来发现异常之处。
然后,对上述步骤计算和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如有重大的差异和意外的波动,很有可能存在利润操纵行为。对财务报表中表现出来的重大差异和意外波动进行调查,结合公开披露的其它信息,分析经营安排的变化能否必然导致这些差异,有必要可以询问管理当局,甚至实地调查。根据上述的对财务的分析,认识到各项财务指标或数据的重大差异和意外波动对报表的影响,结合分析公司可能的造假动机,来确定财务报表和其它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识别公司有意识的利润操纵行为。
共8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上一篇:
企业并购目标的寻找与评估
下一篇:
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销售与收款循环业务
关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
上市公司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的关系研究
国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
服装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
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审计...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