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关系的研究(2)
然而,现有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大学及高中的学生,很少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而且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出现学习倦怠的学生就会产生自我效能感降低的现象,两者之间的关系似乎紧密相连,又好似关系浅薄。因此本研究将探讨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2]。他认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或模仿;言语劝说;情绪唤醒。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存在两种倾向:特质取向和非特质取向[3]。早期的自我效能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个体的效能。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班杜拉发展了这一概念,提出了集体效能。这代表着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新进展,进一步拓展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内涵,使得自我效能感理论延伸到了集体社会。
“倦怠”一词源自于美国,Freudenberge在1974年第一次将职业倦怠作为一个术语[4]。1981年Pines和Katey发现在倦怠水平上,大学生要比助人工作者高很多,“学习倦怠”这一概念也第一次出现在其研究中,“学习倦怠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倦怠现象”。
国外许多学者认为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校课程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并且伴有以下行为表现:对所学课业和学校活动热忱消失,呈现一种消极状态,对同学、朋友态度冷漠和疏远。
王晓丽认为初中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倦怠现象,尤其是初二和初三的学生,其中初三存在学习倦怠的学生明显多于初二[5]。祝婧媛的研究结果显示,学习倦怠在中学生中容易发生[6]。
综合看来,初中生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问题,应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导致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有很多,伊翠莹提出了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组成“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模式,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7];祝靖媛从个体、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提出了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干预策略[8]。
本研究主要是研究初中生的学习倦怠与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情况;探讨初中生学习倦怠和自我效能感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希寻找到新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关键因素,减轻初中生的学习倦怠感,从而最终能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教育科学依据,以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研究的研究假设有:
1.初中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现象。
2.初中生学习倦怠在包括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3.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包括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4.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及其各因子均存在显著负相关。
本研究主要探讨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现状以及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寻求如何降低初中生学习倦怠程度的有效方法。
1 方法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周口某中学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257份,有效回收率为86%。被试具体构成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构成
项目 性别 年级 是否独生子女 家庭居住地
男 女 初一 初二 初三 是 否 城镇 农村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对当代大学生考研“热”的思考
下一篇:
留守儿童气质性乐观应对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师范学院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
小班幼儿在家自我服务能力家庭教育培养
自我效能感和性别影响大学生的风险决策行为
90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职...
大学生创业教育效能研究以淮安市高校为例
初中生参加课外辅导的现状及原因
培智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效能感的调查研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