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文课外阅读的动机不明
目的、动机不明确会是学生产生盲目性阅读,和盲目性学习一样,即使下很大功夫,也只会感觉毫无成果或不知道“做什么”。没有方向感,没有目标感。调查能够表明,学生为了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而去进行课外阅读的占17.6%,认为阅读能够给自己带来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占40.3%,在本身对阅读具有兴趣而进行课外阅读的占26.2%,把阅读作为消磨课余时间的占12.4%,其余的都是没有自己的明确目的。可见,大部分小学生都是带着目的,任务或带着积极地态度和正确的目标来进行的课外阅读,不过还是有小股学生在阅读的动机上不明确,没有目的。
(三)语文课外阅读的时间安排不合理
小学生没有早晚自习,一天当中除了上课、做作业外,课余时间还是非常充足的。那么在这么多的课余时间中,学生又有多少时间用在了课外阅读上的呢?通过调查分析,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半个小时以上的占29.7%,保持在半个小时以内的占34.9%,从这个数据看来,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在时间上还是有一定的安排的。也有一小部分同学几乎没有进行过课外阅读,当然这次也对学生自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安排上多少不一的原因做了调查。通过分析,主要有:课外作业的负担;少数同学家长不太支持;还有就是因为不感兴趣。
(四) 语文课外阅读的内容详略不均衡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的类型主要有名著、书刊杂志、童画漫画、还有一些辅助读物。低年级的小学生主要是以童话漫画为主,而高年级的小学生主要是以名著和辅助读物为主,总的来看小学生的阅读的范围很广范。从学生列举的课外书目中看,《安徒生童话》 、《西游记》 、《伊索寓言》列举的最多,阅读的内容也比较多,比较详细,其次是《童年》 、《朝花夕拾》 ,列举最少的是《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水浒传》 。但是在列举的以上几部著作中,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完整的阅读,也有极少数的学生根本就没有阅读,所以学生的课外阅读类型不少,内容的阅读量有着很大的不均衡性。
上一篇:家庭教育中的“阴阳平衡”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存在焦虑现状的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生作文题材拓展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要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

试析班干部轮换制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建构主义的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构建的策略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策略

从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中...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