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社会下,人类性别观念受到进一步更新,中性化、双性化等现象,冲击着人们的性别观念,但小学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他们的性别角色认同观念急需得到更新,使得他们能采取更宽容态度来对待新的社会性别角色分工。笔者拟对丹阳市延陵学校小学部学生进行研究,着重研讨该学校小学生对个体自身性别特征认知、对传统性别角色认同的程度、个体性别满意度、性别评判的相关情况,从而得知小学低年级儿童尚未产生社会性别意识,中高年级儿童对传统性别角色认同程度逐渐加深,男孩比女孩有更高的性别认同程度,在对性别评判的调查下发现,权威关系影响了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29088
[毕业论文关键词]:小学儿童  社会性别  传统观念 性别角色认同
目 录
中文摘要 .1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文献回顾    1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2
(四)研究方法    2
(五)调查对象与内容    3
二、对小学儿童性别角色认同发展状况的分析    5
(一)对个体自身性别特征认知的调查分析    5
(二)个体对传统性别角色认同程度的调查分析    8
(三)对性别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10
(四)对性别评判的调查分析    13
三、对小学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因素的分析    15
(一)生物因素    16
(二)儿童认知发展因素    16
(三)家庭因素    16
(四)社会因素    17
四、应对策略    18
(一)明确男孩女孩认知差异    18
(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    19
(三)转变教师观念,提高自身能力    19
(四)加快教育改革步伐    19
    (五)重视大众传媒的影响    19
注释20
附录一21
附录二.23
英文摘要25
 对小学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现状的研究——以丹阳市延陵学校小学部为例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现今社会,诸多男性主动参与到女性化角色,扮演女性角色,而众多女性则开始更多参与到男性化角色中,进行力量型活动等。性别角色认同建构繁复,它是社会化的获得,而不局限于生理进化[ ]。研究发现,儿童在幼儿时期能产生性别认同,识别自身性别,但仅限于对自身生理状况、外貌等认识,对男性与女性的深层含义却缺乏一定认识。认知能力伴随儿童年龄提升情境下,学生性别角色认知能力也不例外。国外研究已在此方面作了大量研究,我国却稀少,文献发布量更少之又少。本文以笔者实习所在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现状,分析因素,为儿童性别教育提供参考意见。
(二)文献回顾
国外已在此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1960年便已开始对性别认同问题有所研究,而且研究对象范围广,包括各种背景、年龄层;研究详细具体,主要是从家庭、学校、生物等角度的研究;研究集中于主要影响因素调查,对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Sandfort以新西兰州多个同性恋家庭和多个异性父母家庭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两类家庭中的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推出相较于生活在异性父母家庭中的儿童,同性恋家庭的儿童鲜少有性别角色刻板化[ ]。Zucker等的《由父母报告的儿童性别认同问卷(GIQ)》涵盖了十吹冰个条目,GID各种现象均包含在内[ ]。
上一篇:浅谈初中美术教育课堂良好氛围的营造
下一篇:浅谈教师的有效言行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笑点的性别差异以对笑话的评定为例

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与对策

小学生作文题材拓展研究

小学教龄三年内教师的家...

新疆少数民族儿童对汉语...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