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3特纳卡粉末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 14
3.3.1粉末含量影响研究 14
3.3.2粉末粒径大小影响研究 17
4.结论 21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1.前言
1.1防晒乳液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越来越明显,在给人们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出现臭氧层空洞现象,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皮肤疾病,全球每年患皮肤癌的人数逐年上升。太阳光中波长在200-400nm之间的紫外线对人体伤害极大,其中波长在290-320nm之间的UVB会使皮肤出现红斑甚至晒伤,而波长在320-400nm之间的UVA会使人晒黑从而引起光老化。因此防晒乳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通过涂抹的方式作用在人体肌肤表面,达到吸收和屏蔽紫外线的目的,从而防止由于长时间的日光暴晒导致的肌肤损伤及病变。
防晒乳液从其配方结构可以分为两类O/W型防晒乳液和W/O型防晒乳液,这是由于防晒乳液是通过油相、水相和乳化剂乳化制备而成。当外相(即连续相)为水相,内向(即不连续相)为油相时能制成O/W型防晒乳液,与此相反,则能制成W/O型防晒乳液。O/W型防晒乳液较为清爽不油腻具有很好的肤感,而
W/O型防晒乳液较为油腻,但是能够达到防汗防水的效果,因此两种防晒乳液都具有各自的优点。防晒乳液之所以能够达到防晒效果,是因为其中含有防紫外线的活性组分—防晒剂,它能够对290-400nm波长范围的UV辐射进行有效的吸收、反射、散射。
防晒剂主要分为两大类物理紫外屏蔽剂和化学紫外吸收剂。这两种防晒剂的防晒机理完全不同,物理紫外屏蔽剂使通过其粒径的大小对紫外线进行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减少或者屏蔽照射到肌肤上的紫外线,原则上粒径与被反射或散射光波的波长越接近越好。常用原料有超细钛白粉、超细氧化锌等粉末类原料;化学紫外吸收是指吸收剂与紫外线的光子作用,改变分子的内能从而将光能转化成其他能量,从而降低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按照防护辐射波段不同,可分为UVA和UVB两种吸收剂。常见原料有胡莫柳酯、甲氧基肉桂酸辛酯、二苯酮-3等原料,化学紫外吸收是指吸收剂与紫外线的光子作用,改变分子的内能从而将光能转化成其他能量,从而降低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由于每种防晒剂的防晒波段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的晒乳液配方设计中通常是选择几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防晒剂复配使用,使产品能在各个波段都能够达到一个良好的防晒效果。
1.2天然植物防晒剂概述
近些年来,在化妆品行业中“天然无刺激”成为主流标签,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天然成分青睐有加,因此在化妆品中添加天然成分成为一大趋势。天然添加物由于其性质温和、刺激性及毒副作用小的特点,被广大消费者认可。随着人们对化学原料刺激性的恐惧、对动物提取物安全性的质疑,植物提取物成为化妆品原料首选。植物提取物是指从植物的叶、茎、花瓣、果实等中提炼出来的天然植物精华素,例如从燕麦中能提取出燕麦β-葡聚糖,具有保湿、抗紫外线功效;由于芦荟中含有植物多糖和天然保湿因子,使得芦荟系列化妆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
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天然植物防晒剂也逐渐进入人们视野,相比于合成类的防晒剂容易造成肌肤的敏感和刺激等问题,天然植物防晒剂的毒副作用小,温和且安全性高。经研究发现天然植物成分如黄酮类、酚类,通过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将其转化成热能或光能,再释放出来,以此来减少太阳光对肌肤的损伤,这得益于黄酮类,酚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双键、共轭双键或三键化学结构。如黄芩中的有效成分黄芩苷、黄芩素含有共轭三键,对UVA、UVB都具有较好的吸收作用;槐米长的芦丁含有大量共轭双键,对UVA、UVB和UVC的平均吸收率高达90%以上。因此对于含有抗紫外线成分的植物提取物在防晒产品中的应用具有很广阔的前景。 特纳卡粉末的防晒乳液配方开发研究(2):http://www.chuibin.com/huaxue/lunwen_205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