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材料科学 >

大口径耐磨钢球用低合金贝氏体钢研制(5)

时间:2024-12-03 21:12来源:98992
3)贝氏体转变具有不完全性贝氏体转变经过孕育期的形核与长大,正式进入贝氏体转变区域,随着转变时间 的增加,转变速率会呈现出先急剧增加而后逐

3)贝氏体转变具有不完全性贝氏体转变经过孕育期的形核与长大,正式进入贝氏体转变区域,随着转变时间

的增加,转变速率会呈现出先急剧增加而后逐渐放缓的变化,当生成一定量的贝氏体之后,转变过程就会停止。即使采取延长保温时间等措施,都不会增加贝氏体产量,这就是贝氏体转变的一个重要特征,不能100%转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随着转变过程的加剧,位错数量增加,相变阻力越来越大,导致相变的驱动力无法与阻力相平衡,元素没有能量继续扩散,最终反应停滞。

4)贝氏体转变的不完全扩散性贝氏体转变过程中的驱动力仅能带动质量和体积小的原子运动,较大的铁原子和

一些合金原子是无法进行扩散的。碳原子可以在奥氏体中扩散,也可以在铁素体中扩散。由此可见,贝氏体钢中的元素扩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扩散,仅仅指的碳原子的扩散。此外,贝氏体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特殊的精细结构和位向关系。

1.4 贝氏体钢研究现状

1.4.1国外研究现状

1.4.2国内研究现状

1.5研究内容和意义

随着国内磨料行业的发展,大量的大型球磨机逐渐被人们所使用。大口径磨球作为重要的磨损部件,往往供不应求。利用传统工艺生产的磨球直径都不会太大,很少有直径超过150mm的大型磨球。这是因为大口径磨球如果采用小型磨球的生产工艺,但是使用性能却远远不及小型磨球。不仅仅是磨球的硬度和韧性无法完美配合,而且磨球会更快地失去圆度,导致基体破碎。因此,对于大口径磨球的生产不宜采用传统的方法和规律,大口径磨球相比中小径磨球的冷却速度从心部到表面差异更大,转变结束之后会生成不同的组织,不可避免地产生热应力和组织应力,增大了磨球的变形开裂倾向,废品率大大升高。因此,在目前的工业条件下,当务之急是设计出一种生产工艺简洁高效、成本便宜、并且性能优越的大口径磨球产品。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实际需要,选择低合金贝氏体钢制造大口径磨球是最好选择。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大口径耐磨钢球,通过翻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研究、总结了国内低合金外贝氏体磨球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并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产品设计的创新优化,对产品设计的每一个流程,包括成分设计、熔铸工艺、热处理等过程精益求精,确保生产的磨球质量缺陷更少、质量更优。

对于人为控制的磨球铸造过程,往往存在称重不精确、时间控制偏差、过程冗杂等问题,为了减轻研究工作者和生产者的劳动强度,一般要使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实验数值、曲线模拟等,这可以从未开始试验之前就可以预测试验结果的大致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使用jmatpro软件对C曲线进行模拟,可以方便地确定出钢的各种临界温度,有助于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因此,在材料的科研工作中,应该重视数值模拟技术在工艺设计的重要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

热处理是提高磨球强韧性和表面质量,发挥磨球潜力的有效措施。热处理过程可以改变金属的性能,究其根本是金属或合金在温度和压力变化的时候,内部的结构和组织会发生变化,通过控制相变的过程可以预判最终组织,从而使材料具备所需的力学性能。传统的淬火工艺存在着能源消耗大,淬火介质高污染、淬火周期长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不适合大口径磨球的批量生产制造。本文提出一种高淬空冷以获得下贝氏体为主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采用这种工艺可以大大降低淬火应力,提高整体使用性能,并且对环境友好,节约能源。 大口径耐磨钢球用低合金贝氏体钢研制(5):http://www.chuibin.com/cailiao/lunwen_20516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