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患者中医护理
脑出血后患者中医护理
病情观察是护理人员运用望、闻、问、切、仪器测量等方法,对病人的神志、瞳孔、脉搏、呼吸、血压、言谈举止、五官、舌苔、分泌物、排泄物、肢体活动等情况,进行细致观察及了解,并做出综合分析,判断是中经络还是中脏腑,是闭症还是脱症等,为辨证施护提供可靠依据。
情志护理
祖国医学将情志过激因素列为致病因素之一(内因),认为精神、情志方面刺激太过,可以导致人体内脏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病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还具体地说到各种不同的情志改变,可以引起不同脏器改变。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脑出血后,由于突然出现偏瘫,言语功能障碍,有的出现恐惧、焦虑的心情;有的出现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有的忧心忡忡,担心经济;有的甚至出现愤怒的心情等。针对以上各种异常情志,做到有的放矢,做好情志护理,以助五脏之气得以畅和调适,早日恢复健康。同时做好治疗护理等一切操作前的宣教工作,如针灸护理前要对患者讲解针灸的常识,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
1.病室环境脑出血后病人起初多数出现烦躁不安,床铺加床栏,防止坠床;温度一般18~20℃为宜,湿度50%~60%;光线稍微偏暗些;并且要限制探视人员及避免噪音。但是,具体还得辨证施护,如阳虚、寒证病人温度偏高些,湿度偏低些;而阳亢、热证病人,温度宜偏低些,湿度50%~60%,光线偏暗等。
2.日常生活护理特别是急性期,要求绝对卧床。日常生活的护理至关重要,每天要做好口腔、皮肤、会阴的卫生清洁;衣裤要宽松,保持床单的干燥、整洁;并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3.动静结合发病第一周,以卧床休息为主,但要保持肢体的功能位,主要是正确掌握三种卧位的方法,目的是为了预防患侧肩下沉后缩,上臂内旋,屈肘,手指屈曲;病侧骨盆上抬,髋、膝关节伸直,足内翻下垂等废用综合征发生。一周以后可以在床上被动或主动运动;两周以后要加强肢体功能锻炼,使经络通畅,关节滑利,气血营卫调和。
饮食护理
脑出血患者的饮食宜多样化,冷热要适宜。对有高血压、高血脂的宜清淡素食为主,多食蔬菜、水果、粗粮等多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畅。脾胃虚寒者,可吃些温补脾胃的姜、枣、淮山药等;热症者,可吃些薏苡仁、绿豆、苦瓜等。
中医护理
1.急性期的护理此期(发病第一周)的护理是按医嘱正确给药,特别是脱水药的使用。对中脏腑:阴闭者,给清心开窍、息风豁痰,用至宝丹温开水溶化鼻饲;阳闭者给芳香开窍,息风豁痰,用苏合香丸温开水溶化鼻饲。脱症者独参汤或参附汤鼻饲,也可以用艾条灸或隔姜灸气海、关元、神阙、百会等穴,以回阳固脱。此期一般不主张针刺,以免加重或再次脑出血。
2.恢复期的护理此期(发病一周以后)运用中医理论,实施辨证施护具有显著的疗效。①对半身不遂者,以疏通经络,宣导气血。取手足阳明经为主,辅以少阳经穴。一般患侧取穴,上肢取穴:肩隅、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并随症加减,肝肾阴虚,风阳上亢加太冲、太溪、太阳,以滋阴潜阳,息风清热;经脉空虚,风邪入中加风池、大椎、合谷,以疏风泄邪。手法以泻法为主。②眼口歪斜者,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取手足阳明经为主,患侧取穴:地仓、颊车、翳风、合谷、内庭、太冲。有抽动者用泻法,迟缓者用补法。③手足水肿取外关、曲池、足三里、丰隆等穴用补法针刺,用隔姜或盐灸效果更佳。④智力减退者,针刺百会、人中、印堂、哑门、巨厥。
3.针刺护理的注意事项为了达到疗效及避免意外发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为了正确取穴,便于操作,持久留针及防止针刺意外情况的发生,要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②针刺前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形态胖瘦、病情虚实和针刺部位的不同,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③针具要经高压灭菌消毒,并做好穴位皮肤和操作人员的手指消毒,防止感染。④针刺要求得气,病人自觉针刺部位有酸、胀、麻的感觉,并在得气基础上施行适当的刺激,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⑤施术者要正确掌握针刺的补泻手法。补法:进针快退针慢,插针重提针轻,针尖顺经络循行方向;出针要快,急闭其穴。泻法与补法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