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思维对中国山水旅游文化的影响 第2页
五、重传说
在中国,几乎没有一处山水没有传说,并且都与人息息相关。这类传说,往往具有浓厚的自然地理背景,比如围绕溶洞、潭瀑一类的地貌水文现象,传说往往与大海龙王联系在一起;而沿节理面断裂的巨石,则大多留有“试剑石”的美谈;在造型地貌上形似人物走兽者,总冠以仙、神之尊。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有时还表现了历史人文地理的特点:有关泰山的传说,总离不开帝王登山封禅的题材;江西龙虎山的传说,多和上清宫张天师有关,因为相传这里是张天师的故乡。名山大川的优美神话传说像一条彩练,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而协调地联结起来,从而对游人产生更大的感染力[10]。
六、重寓意
自然景观的寓意是自然景观的内在美,石涛《苦瓜和尚语录》中说山川的形貌与精神之间的联系。“山川,天地之形也;风雨晦明,山川之气象也;疏密深远,山川之约径也;纵横吞吐,山川之节奏也;阴阳浓淡,山川之凝神也;水云聚散,山川之联属也;蹲跳向背,山川之行藏也” [11]。“比德”把自然物象比附人的道德,使自然物象“人格化”为具有伦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理价值的意象。包括把一些自然景物赋予深刻的含义,或比附为其他事物。戏剧、电影中往往用电闪雷鸣寓意大难临头,春和日丽寓意幸福祥和 [12]。而大自然中最易使人获得丰富的寓意的是观赏性植物,周敦颐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赞誉生于恶劣环境而品格高尚的人物。“零落尘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和“千磨万击方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翠竹,加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苍松,被用来标榜仁人志士的气节。人们誉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玫瑰、蔷薇、月季为“园中三杰”,兰、菊、水仙、菖蒲为“花草四雅”,各取其比兴之意[13]。
陶弘景曾云“山水之美,古来共谈”,山水美是客观的,不经人为加工过的美,表面上看山水似乎是自然物,山岳江河、湖泊海滨、森林溶洞、瀑布悬泉,乃至生活其间的花鸟鱼兽确实是自然物,但是人们将自己的情感好恶寄情于自然,赋予山水自然以仁智等道德人格,这就是“比德”,这就是是山川形胜人化的过程。穷探造化奥秘,善于欣赏自然,正是我们民族可贵的心理特征,经历代志士仁人、能工巧匠的努力,这些由人们知识、态度、价值观构成的山水的“隐在文化”逐渐地转化为显露在外的,人们能够可触可摸可感的“显在文化”,于是山水形胜中有了寺庙观庵、楼台亭阁、磴道古桥、摩崖碑刻、诗词联对、佚闻传说,这些显在文化尽管自身有其丰厚的文化内涵,但是它们的内蕴只有置放于相应的山水中才有其个性魅力。我们只有在纵情于山水之间的同时,深刻认识中国古典文化的内涵,才能在旅游之中获得更高层次的享受,使沉寂的山水成为旅游者的天堂。
参考文献: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1]《论语•雍也》 《四书五经》 岳麓书社 1991年7月
[2] 刘向 《说苑.杂言》 《中国古典名著丛书》 1991年5月
[3]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4]车尔尼雪夫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年版
[5]季羡林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
[6]阴法鲁 许树安 《中国古代文化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5月
[7]葛晓音 《中国名胜与历史文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
[8]潘宝明 朱安平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年
[9]吴国富 论唐寅适志山水旅游的休闲性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
[10]魏琦 谢灵运山水旅游思想述论 《农业考古》2007年第3期
[11]李佳蔚 论山水旅游的神境 《天府新论》2004年第12期
[12]周有光 论桂林石刻与山水旅游的关系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5期
[13]冯天瑜 《中国古文化奥秘》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