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因素 第2页

  政策主体的价值选择也会影响到公共政策制定时的局限性,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使多数人普通受益,至少不应该使大多数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是公共政策制定时须贯彻的原则。现就全国上下如火如荼的公务员选拔录用考试制度上的某些不合理设计谈谈个人的看法:公务员的录用虽然强调“凡进必考”,但由于规划不够、管理方式不统一、考试环节存在诸多问题、面试存在人为因素、招考范围有限、缺乏录用评估等原因。导致此公共政策在制定的过程中,就阻碍许多有能力、有才能的高层次人才进入国家行政系统,从而影响到政府主体的执政能力。招考条件中“是否需求普招计划生”此项极大部分要求是普招计划毕业生。这项条件导致许多的自考生、函授生等培养层次不同的人才被拒绝于公务员的门外。我认为这些限制严重与我国办学体制相背而去的。“自考生毕业待遇与全日制毕业生想受同等待遇”,4这些政策在实际中则无法找到其执行的踪影。这些限制性政策严重的违背了公务员录用风格——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要求。

  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及时解决在政策制定的动态过程中政府干涉到的不合理行为,积极调动民众参与,认真考虑落实民众意愿,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等因素,推动公共政策制定的全过程有序进行。认真处理好各个因素,推动公共政策制定朝着民主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公共政策制定出来,不能作为摆设。其效益、质量,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之潮流。则必须把公共政策放到社会生活中去,让公众去辩别真伪,接受公众的洗礼。因此,公共政策执行成为政策制定后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其公共政策执行的动态过程中需注意那些因素呢?依我之见——“在政策执行中需合理分配既得利益”,“权力与责任相匹配”等等因素影响到公共政策预期目标的实现。

  在其公共政策执行过程应贯彻“权力与责任意识”,不能出现“有权无责,有责无权”的现象。在执行公共政策时,执行者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拥有一定的权力。在公共政策执行的动态过程中,积极贯彻“全局意识,执政为民的思想,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公共政策执行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考虑在执行政策合理化过程中,需想到公众的合法利益及实现途径、实现程度。不能出现在合法执行条件下,只考虑执行者的个人利益或集体利益,而是要把公共政策制定带来的合法利益扩散到公众之中。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利益获得的保卫者,个人利益的捍卫者。从而,推动个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公共政策执行的动态过程中,应注意合理分配既得利益,防止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权力的拥有者用之升官发财,无权者则遭受公共政策执行而带来的痛苦。在公共政策的执行中,我们的执行者应不折不扣的按照原先制定的政策方案去落实。不能因个人利益、团体利益而做出偏袒,而损害到公众的利益或国家利益。从而影响到公共政策后期的执行及政府的形象。

  公共政策执行的动态过程中,应贯彻积极的价值取向,提倡价值的多元化,反对崇尚价值唯一,公共政策的执行,成为政府管理社会,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公众也因此拥有更多能发展机会,能够争取到正当的权益,从而扩展个人的生存空间。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坚持提倡价值多元化的积极价值取向。只要执行其价值取向,没有违背其政策制定时的初忠。我认为,这样的价值取向是最合理不过的,能够使其发挥特长,赢得发展机会 ,获得应得利益,从而缩短彼此之间的差异。使社会各阶层的公众获得发展。推动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公共政策执行的动态过程中,应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在其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公共的参与很难实现其公正。公众的广泛参与是公共政策公正执行的要求之一。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在执行其公共政策的过程中政府主体拥有其权力、资源。若无公众的参与就有可能使政策的执行专为政府、获益方服务。从而影响到政府职能的顺利落实,影响到公共政策制定的初忠。在其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公众积极参与进来,能够促进公众与政府之间平等对话。及时纠正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失误。公众的参与使政府执行政策与制定政策的预期目标一致,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彼岸,这样为公众与政府间的平等对话提供途径。社会因此而和谐发展,个人价值得以释放。

  任何政策的执行脱离不了社会经济发展之概况。为此,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约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的执行必须建立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任何政策的执行都会带来社会效益或风险,公共政策的执行主体——政府如何进行既得效益的分配或风险的转移呢?我认为这一切都将会围绕其政府主体的执政理念——“维护社会公正,保护个人的生存空间”,而进一步的开展。为此,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政策执行的动态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利益,公共政策执行带来的效益应兼顾到每个个体生存所需的具体利益。

  当今社会,还存在某些领域内公共政策执行利益分配不均,集中偏向东部地区、城市地区。这样的分配结果,导致东、西部地区、城市、农村的差距逐步扩大。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大量拥入东部地区或城市地区;大量人口的涌入超出了这些地方的环境承载量,影响到社会安定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一味的强调经济发展之理念,将会误导公众疯狂的剥夺自然资源,漠视后代子孙的发展环境,挤压后代子孙的发展空间。这些公共政策执行都是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的。

  公共政策的执行,执行者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之理念。在其政策执行过程中,我们须考虑到公共政策执行对社会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相互间的影响。执行者须树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从而使该政策在社会上,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中获得长足的发展,推动社会朝着环境友好型方面发展,社会经济得以持久的发展。

  当然,“天有不测风云,政策有祸福旦夕”面对公共政策的执行中带来的风险如何处理呢?依我之见——政府作为公共政策执行的主体。在其中应承担主要责任,其理由如下:

  政府作为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主体,它们拥有许多的专家、智能机构相对广大公众来说它们拥有权力资源的集团,拥有知情权。在整个公共政策执行的动态过程中,政府拥有权力并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政策执行过程中带来的风险,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并追究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者的违法责任,并力争把公共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处,并做好国家赔偿工作,以致不影响到群众最基本的生活,维护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任何再好的公共政策其在执行过程中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变异 以致,公共政策的执行影响到政府主体职能的实现程度。然而,如何克服公共政策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呢?依我之见——注重提升执行者的素质,积极调动民众参与,积极调整政策方案等等,纠正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政府主体作为公共政策的执行者,其执行主体的自身素质、执政理念对公共政策的执行产生深远的影响。政府建立专家咨询团、公共行政学院等组织。尽管建立了诸多组织,但由于领导的素质、工作作风使得在一些领域内,专家咨询团未能进入实质性的决策阶段,只能起到科学谏言的作用,以及吹捧政府和解释政策的工具。为此,积极纠正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引导公共政策执行朝着民主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积极调动民众参与到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纠正,有利于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行为的侵害的同时促使政府主体及时纠正公共政策执行动态过程中的偏差。是实现政府与公众平等对话的重要途径,同时是政府主体关注民生的表现,缓减社会冲突,实现公共政策的良性循环。

  公众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等各行各业。提倡发表不同意见为公共政策后期在各行各业的执行奠定基础。这样的利于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质量,并真实反映了各阶层、各团体、各行各业的价值观,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平台,信息反馈系统,并把全部信息集中分类反映到各个部门的政策执行者的心中,积极开展网上谏言活动,鼓励公众参与到公共政策执行之中来,提高公众参政、议政的热情。

  通过对公众的民意收集,不断总结出现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积极调整公共政策的执行方案,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使公共政策得以良好的执行与落实。积极的理清思路,贯彻执政为民之理念,积极推进公共政策的执行。  

上一页  [1] [2]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