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后的教育现状
教改后的教育现状
在教书的这些年内,经历了多次的教学改革,现在改革的内容就是,每个学生都能读好书,都能成为一流的人才。
只要在教学中,教师的教法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点拨开他们思维的火花,在师生互动,共同参与之下,任何学困生都可以把书本学好,考出理想的成绩,并且可以为他的未来提供各种能力,诸如创新,合作,耐挫,坚毅,勇敢……好像学校教育无所不能。
然而,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成才,都能上一流的大学去念书,毕业以后,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适应社会,并不是每位学生都是社会的精英,有的书越念多,越贫穷,大多数学生为生存整日的奔波着,教育的作用并没有那么的重要。
我们的教改,改了许多年了,可见至今还没有敢于说真话,不敢承认,教育的好坏不是评价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唯一标准。
说到大学生的数量,说到适龄儿童受教育的百分比,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我国在全世界可能都是一流的,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有一个共识,唯有念好书,可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能找到好工作,可以有一个改变命运的好机会。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莫过于孩子的念书了。而现在教育改革的思维就是任何人都可以成才,这些观点严重的不符合人之常情,国之常情。因为:
每个人的综合素质不一样,才能方向是不同的,相当于水浒中人物,不可能千人一面,有人擅长使剑,有人擅长宣花斧,有人嫉恶如仇,有的城府较深,有的喜欢读书,有的喜欢有一技之长,打渔的,开饭店的,……,在水泊梁山中各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晁盖,宋江并没有要求上山的都读书,可是他们的事业不也红红火火吗!
读书只是各种技能中的一种而已,不是人人都能读出好成绩的,读不好书不表示他在别的方面不会有好的表现,因此,读书成绩不能作为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我们不能指望李逵能考个状元吧!不能指望平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英雄都熟读《春秋》和《孙子兵法》,我怀疑读过以后,水泊梁山早就要解体了。
所以读不好书的一定不能强求。我们的老祖宗也早就有了总结:天生我材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由于中国长期的读书改变命运的影响,现在是全民子弟读书,而且教改的内容是全民能够读好书,现在的教育围绕着一个学习成绩,老师要用不同的方法把不擅长读书的孩子教出好的考试成绩,学生的才艺特长只是提高学习成绩的辅助方法。
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好,那一定是老师没水平。孩子的个性不能受限制,孩子是不会错的,孩子有错也是老师的错,老师管教学生遵守学校规矩是违法行为。
所以出现了一些不正常,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有四方面因素决定:
(1)计划生育。每家一个孩子,父母过度重视、宠爱。他们的错误被包容,被纵容,犯了错误不准人讲,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和老师形成对立。
(2)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师职业这个群体本应是由社会精英组成,但事实上不是。精英对教师这个职业没兴趣。所以教师没有耐心,孩子的行为习惯,一日常规不是很重视,只重视成绩,导致学生对老师不亲。
(3)教育产业化。义务教育阶段不能真正“义务”。私立教育学费高昂,家长培养孩子经济压力很大,一旦出现不符合自己的意愿,不满情绪直接反映在对学校和老师的不满上。
(4)舆论导向。现在有一种理论: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一、教育是一种投资,是消费,所以拿钱念书是理所应当。同时学生成了消费者,他们是需要被人服务的,而且是优质服务,收费的学校,辛苦的老师就成了服务员。
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每一个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能学好的,是教师,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
当师生冲突时,当家长学校冲突时。一律是老师和学校的错。如果你家里也出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孩子,到底是怪家长的教育,还是怪老师?问题生,就是缺少教育,我也赞同如今的教育不让惩罚,但只会所谓的心理感化,你试试去跟这些孩子沟通,能有用吗?现在的学生嚣张耍横,不把老师放眼里,只会搞破坏,你们说靠谁来教育,教训?
我现在越来越认为这种“金钱关系,学生都应该成才”的观点是一种社会的倒退,牺牲了教育的尊严和权力,给了学校和教师更多的义务,使老师的工作得不到承认,反而老百姓在任何人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引下,很容易较真和学校、老师摩擦,干仗。而每次总是老师吃亏。
当然,整个社会风气恶化,道德沦丧,也是主要原因。没有法制,没有道德。更造成了一些家长无法无天,所以教师的境遇会越来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