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问题 第2页

    中央政府长期以来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倾斜性开放政策,在沿海城市设立经济特区,实施出口补贴税等。中西部内陆地区制度创新的滞后,腐朽体制上的障碍,投资体制单一;就业体制僵化与人力流动机制的缺乏;行政官僚的管制过多(周其仁,1996),旧有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人才分配制度,用人单位以低成本使用着高价值的人才,对人才的合理要求和合理流动采取"关、卡、压"的管制办法。使人力资本无法得到适当的投资空间。人力资本的自我投资被压抑,就自然流向东南沿海相对较自由的空间发展。

    2.地理劣势

    中西部地区地处于内陆地带,用于出口的主要通道海运不便利。西部除了高山大沟、荒坡野洼外,很难看到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和令人赏心悦目的秀丽河川,且西部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风沙较大,雨水严重不足,适合一般人生存的自然生态较差。这明显都成了外商投资这些地区的绊脚石,导致企业少,经济落后,因而就业岗位不足的现象。虽然在此,国家在教育方面大力向中西部倾斜,人力资本有了知识投资的环境,但因就业岗位的不足,人力资本进入企业的在职培训投资受到了严重阻碍,后续投资不能继续发挥好。当然也留不住人才,人力资本的前一部分投资的收益就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人才都往外流出,那么,这部分流出的人才所做的贡献就不属于当地的收益,也就不存在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乘数效应。

    3.人力资本投资的观念浅薄

    中西部地区工资待遇低,人力资本观念落后,更缺乏人力资本投资的时代开放性和创新性。任何一项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人力资本投资亦如此。人们如果不够大胆,思想不够开放,就不敢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这些都桎梏了人力资本继续投资的空间,挫伤了投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造成了不仅“孔雀东南飞”,就连“麻雀”也一起飞的忧人现象,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不低才怪。

    4.与其相匹配的物质资本、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影响

    专业化人力资本只有与他专业化人力资本相协作,并具备所需要的物质资本,才能保值增值,实现其投资的收益。受滞后的金融制度和市场化体制等方面的影响,生产规模较小,融资渠道不畅,信息资源缺乏,这些因素导致了一些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并不能实现其高收益的回报。同时,这个基本规律也解释了中西部地区经济长期处于低水平、人力资本积累(尤其是教育投资积累)得不到回报的现状。

    四、启示与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知,提高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收益率,除了确立了人力资本产权制度, 使产权明晰,从而更有效、更具体地根据人才资本产权来完善人才资本分配制度、管理制度、保障制度和激励制度之外,具体到我国中西部地区而言,在人力资本上关键的问题是应稳定、用好其现有人力,在对人力资本进行知识投资之外,还应当创造其在职培训的机会、健康投资,发挥他们最大能量,以提高其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中西部地区人力是不多,但比总量不足问题更值得注意的是,有限的人力并未得到有效的使用,人力资本投资得不得一定的回报,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跟不上脚步。因此,发展中西部人力资本的重点应是盘活、利用好现有人力资本开始,进一步完善其人力资本的后续投资。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一些具体措施来改善中西部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

    1.转变观念, 认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有学者提出了人力资本优先投资的观点。他们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比物质资本投资重要,人力资本投资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产生的乘数效应大于物质资本投资产生的乘数效应;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一种最基本、最有价值的生产性投资;所以人力资本投资应该优先进行。

    2.健全完善中西部地区人才集聚机制,这一点是最关键的。既然人力资本进一步投资的空间缺乏,我们就应该努力创造人力资本投资的环境,提高中西部地区人才的经济地位,解决高层次人才科研资金短缺和硬件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最大程度地改善现有人才的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要尊重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把一些特殊的人才放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形成量才使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从而相应提高了人力资本的价值,避免人才外流,尽量做到本地投资,本地得益,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

    3.发挥地区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主体作用,并带动社会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中存在负外部性,会导致市场失灵,造成投资不足,而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弥补投资不足,消除市场调节造成的种种缺陷;保证人力资本形成中的机会均等。财政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极其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4.实行后发地区的人力资本“借贷策略”。因为受财政收入的限制,所以要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进行投资,获得人力资本投入与转移中的“后发利益”。通过创造优惠条件吸引吸纳各方人才,这可以节约实际投入成本,并产生递增的人力资本扩散和带动效应。

    参考文献: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1]雷 震 袁春梅: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我国人力资本投资[J].商业研究,2006年第13期

    [2]胡 锋:国内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理论新干线,

    [3]罗 辉:人力资本价值与产权制度改革——兼论“动态股权制”动态管理型产权制度安排[J].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2年第15期

    [4]贺秋萍:西部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W].

    [5]杨云彦:西部开发中的人力[J].决策参考,2002年第3期

    [6]武荣丽 赵 艳:从人力资本产权角度解决我国收入差距问题目[J].时代金融,2006年第6期

    [7]王 倩:人才资本产权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J].北方经济, 2006年第8期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