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观后感
《蜗居》看完这部片的时候很有感触,尤其现居深圳这个大城市的我。当时就想写写观后感,基于时间关系一直未能完成,这部电视剧相继播出,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现在据说是《蜗居》里面的台词太过露骨,以至招致了“封杀令”,不过我还是见到有关电台依然在播放。
该剧是以“房”为主题,叙述了一个房价不断飙升而引发的种种生活故事。本文的主人翁郭海萍与苏淳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上海本城,因为爱而结合并共同制造了爱的蓝图,梦想在这座大城市里拥有自己的家,自己的房子,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可是计划永远都没有变化快,当他们决心离开租住了5年的10平方米的房子,想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时,却学习林俊德心得体会发现“攒钱的速度永远都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郁闷和争执成了这对白领夫妇每天的家常便饭。妹妹大学毕业后听从姐姐的安排也留驻了上海,因为不太适应这座城市的生活节奏,找工作难,找到了工作却走上了和姐姐一样的生活路线,看到姐姐和姐夫每天为房子金钱和生活琐事反复的争执,而走上了一条畸形的道路,做了别人的二奶。
本是一部城市房奴的困惑以房子为主题的电视剧,情节却慢慢的演变成了贪官二奶和小三的主题曲,充分的反映了城市房奴生活的困境和无奈。该剧从房子、金钱、权势、爱情来展开的探讨,确实让人有一些感悟。。。
房子,对于外省来本市定居的人来说,要想在此立足下来,首先就得要有自己的房子,生活空间都没有,何来待在这座城市的欲望和希望?如果连居住的小空间都没有,就难以生存在这个社会的大空间里,家本身就是一个累了疲惫了让人休憩的小空间,是人需要呼吸自由空气的小空间,房子犹如生存的喘息地,如果连房子都没有的城市人,那生活的困境可想而知了,房子就成了奋斗目标,在房子与房奴形成的城市里,房奴为了家庭的幸福也就心甘情愿的去努力去拼搏。
金钱,有人觉得年轻就是资本,就会发挥身体和生命的价值,然后拼命的工作赚钱,可是当赚到的金钱根本就满足不了现状,和想像的生活相差天渊之别的时候,可能就要走到歧途上去了,不能用金钱来扩大社会地位,恐怕你就很难成为这座城市的居民,在高级的知识分子也会成为小市民的眼光,也会融入到小市民的立场上去,正如《蜗居》里的郭海萍夫妇,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又能怎样,还不是一样让人看成是小市民,这是环境与社会的影响和一种无奈。金钱在年轻的时候,显得很珍贵,一点点的让我们感觉到金钱的作用,还有节俭的最终目的是能过正常顺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