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选了三本,但却只有这本的名字吸引了我。要说为什么买这本书的话,我想也许是我自己也认为我自己还没弄懂什么是设计吧。在更深的去阅读了之后我似乎明白了作者原研哉的观点:当你因为读完这本观念设计书而感到越来越不懂设计是,并不意味着你对设计的认识倒退了,而证明你在设计的世界里有更深的迈进了一步。

  一、了解作者 打开书目时我并不是从第一章看起,我选了第六章《在日本的我》,我想通过了解作者使自己能融入他的概念,带着他的概念去品味着这书。在这一章中作者讲到的是日本的文化以及日本的古典美学,虽然我不喜欢日本这个国家,但我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一个小国造就了许多令我们世界都意想不到的成果。作者认为东京才是属于他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这个城市就像是一个文化大熔炉,全盘接受了许多种文化,虽然这样的状况固然会带来一片混论,但是这个国家却没有因此出现了混论,而是将其文化与本国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也就形成了奇异的混合——最彻底简单。一无所有中蕴含所有——首先归零,扬弃所有。

  显然作者是一名设计师,就他经历来看他是有着丰厚的西方文化,带着这个文化在东京他用自己设计师的嗅觉品味到了这个城市蕴含的古典美学,他认为这样的美学形成是日本古代的传统文化中孕育出现代文化。

  二、浅谈设计

  如书中所说:什么是设计?我也有疑问,因为我也不懂什么是设计,在我的思想领域里面我认为好看的、创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便是设计。书中讲解却不以为然:所谓设计,就是通过创造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而这样好的认识和发现都会让我们感到喜悦和骄傲。

  讲到设计的概念我不得不说包豪斯,这个人物,在包豪斯设计学院造型教育机构里对现代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的地位。从这里诞生的设计概念为现代设计指明了方向,在这种基础上诞生的新型设计是以实现功能为目标的。

  设计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为的就是促使民众的生活意识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

  在日本,我们能看出它的设计具有两面性:1、产业设计有以文化发展为方向的;2、以经济发展为方向的。在美国,这个时期是它们突飞猛进的时候,它们在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领导地位,使其经济、实用、踏实的设计观也随着经济的影响而波及全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国。在欧洲,建筑、环境、生产形态、视觉交流、信息学……设计在其中占统治地位,人们呢?也为了让一个品牌在市场上持续的保持影响力,创造出了“品牌” 这一概念。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热衷于追求最新的信息和产品,唯恐落后于时代的潮流。

  三、设计的日常化

  想想我们曾经为之赞叹的那些古人流传下来的美丽器物,他们巧夺天工令今人心驰神往。书中的坂茂与卫生纸引起了我的兴趣,书中这样说:首先,他们发现咋看起来很脆弱的纸管,其实具有惊人的强度和耐久性,对于像长久存在是很适宜的。更重要的是,纸管用简单的而又成本低廉的设备就可以生产出来,这就使得它作为建筑材料获得了一种难得的灵活性(由于生产设备的负担很轻,因此就不太慎选生产场地)再加上纸张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废弃的纸可以再次利用。不仅在坂茂看来,纸管这几个要素都相当的重要,在我们看来也是如此。等等诸多的势力在说明这这一切,能体验到卫生纸之间存在的差异也就能感受生活中批判性东西的存在。

  四、设计的未来趋势

  在书中有谈及到2003年爱知世界博览会在日本举行,而它的实施却令很多设计师和当初的构想并不相同。日本当时所提出的博览会主题是“自然的督智”这是日本人自古以来所怀抱的自然观,其实也是最接近科学前沿的感性认识。在今日看来,不要说要控制自然,人类甚至一直在破坏着自然——我们的生命圈,而博览会的这个主题是捕捉接近这个理念的文字,为了更正确的传达这个理念书中引用了担任世界博览会主题的构想的中泽新一撰写的题目《新的地球创造:自然的督智》的文章。

  这个博览会的主题使得很多的设计者纷纷的意识到环境,自然的重要性也就是——绿色环保设计。这不是随意下的定论,至2003到今也有7年了,7年前日本意识到这样的观念,在7年之后真的就流行了。环境问题,或许是全球化带来的弊病,但为了使这个现状变得更好,即使只是一小步,我更希望设计能发挥出更大的功用。当今绿色设计的实行我们能在潜意思里明白,我们在实施了,不仅是世界的博览会、不仅是对生活用品的再设计我们都在实行,都在为设计这个行业做着我们能做的事情,所以这样的项目能说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点的项目吗?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